得抓紧时间趁着这会儿不热,赶紧把地里的麦子收了。
夏老太一行人刚走,沈大山夫妻两个就带着孩子来了。
“小荷,你娘他们都下地了吗?”
“沈大叔、胡婶子你们来了,我娘他们刚走。”
“那行,我们这就去找他们,幸幸就放你家了,你帮忙看着点。”
“婶子这是说的那的话,是我们该谢谢你们才对,幸幸放这儿你就放心吧,一会儿让他和小栀一起玩。”
“哎,婶子走了。”
等人都走之后,夏荷和夏槿姐妹两个也开始忙了起来。
夏槿去喂兔子和鸡,夏荷就去打扫卫生,至于磨豌豆浆的事,当然是交给大牛了。
如今大牛的腿虽说已经能走了,但还是干不了重活,夏老太就没让他去地里,刚好在家帮帮忙。
兄妹几人各忙各的,就连小栀和幸幸,包括四牛都跟着搭把手递个东西,好不热闹。
早饭做好之后,夏荷见还没有人回来吃早饭,正准备装了吃食送去地里,就见夏长福着急忙慌的跑回来了。
“小荷,饭做好了吗?我顺道一起带去地里。”
“好了好了,我正在装,爹你等一会儿。”
“行,小槿,你在帮忙装点水,一会儿我带去地里,早上带的水都喝完了。
这天是真热,出的汗又多,一会儿不喝水,嘴皮都干了。”
“大爷,水我已经装好了,就在屋里,你拿一下就行。”
夏长福闻言进屋把水拿出来,然后又去后院套了牛车,准备一会儿用牛车把地里已经割好的麦子拉回来。
等把牛车赶出来之后,夏荷这边的饭也已经装好了。
“行,你们几个自己在家先吃饭,吃完饭之后大牛你带着小荷他们,直接去村里的麦场,我在那等你们。”
大牛点了点头:“爹我知道了,你放心去忙吧。”
夏荷闻言快速的开始摆饭,早饭过后,把刚做好的豌豆凉粉盖好,又煮了一大锅绿豆汤,一行人这才浩浩荡荡的去村里的麦场了。
几人到的时候,夏长福和夏老头正在用牛车拉着石滚压麦场。
往年的麦场都是借别人家的牛车压的,今年也不例外。
夏家的牛车买的晚,所以今年压麦场没派上用场,早在前几天夏老头就借了村长家的牛车,早早就把麦场压好了。
这不几天过去了,夏老头想着反正自己家有牛车了,就趁着这会儿太阳不太大,又在重新压了一遍。
压结实的麦场,用起来也更方便,没有浮土清理的麦子也不脏。
也省的一会儿给小麦脱粒的时候,麦子都压进泥里了。
几人等了一会儿,夏长福总算是停了下来:“大牛,这边放的都是咱们家刚割下来的麦子,今天你就带着他们几个在麦场看着就行。
一会儿我走了之后,别忘了把麦子摊开晒上。
我和你爷在去一趟地里,把剩下的麦子拉回来。”
说完人就要走,还不忘回头对着夏荷道:“早上吃饭的碗都在麦堆旁边,一会儿你们回去的时候别忘了带上。”
大牛笑着应下:“爹你放心,这活儿我五岁就会干了,熟的不能再熟了,保证给你干的漂漂亮亮的。”
夏荷也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夏槿见麦场这边用不了多少人,就跟着夏长福一起去地里了。
夏荷见状拿起叉子和大牛一起开始翻麦秸杆。
好在她来之前就知道要干活,早就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了,只露出两个眼睛,其余的全部用布包着。
热是热了点,但总比被麦枉扎了起一身的疹子强。
没干过这活儿的人可能不太知道,胳膊和腿露在外面,被小麦粒上面的针一扎,痒的要死。
起了一身疹子不说,还难受的很,没有个几天身上不挠破了,肯定好不好了。
兄妹两人把所有的麦秸秆摊开,就一人拿了一根棍子,开始赶来觅食的鸟雀。
不光夏家这样,其他人家也一样,每家每户麦场里面都站了一圈的小孩,一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跑来跑去的赶鸟雀。
农忙的时候,不光大人有干不完的活儿,小孩也一样。
下不了地的就在家里做饭洗衣服,在小一点的就去地里捡麦穗,再不然就是在麦场赶鸟雀。
反正就是主打一个谁也别想闲着,都得干起来,就连那三岁的小孩也不例外。
眼下正是收割的关键时期,对庄稼人来说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时刻,谁要是这个时候敢偷懒耍滑,那真是挨打都不怨。
而一场农忙对庄稼人来说也是一件辛苦事,从头到尾累的脱一层皮都是轻的了。
不过,往往这个时候,大家伙儿也都特别舍得吃,这不早饭刚过,夏荷就闻见炖肉的香味了。
“也不知道这是谁家这么早就开始做饭了,这肉味闻着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