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发面馒头3(1 / 2)

冬天的时候温度低,时间要长一些,但也可以加水把面盆放锅里面。

只要水的温度不是太高,摸起来不烫手就行。

温度太高了会把里面的酵母烫死,温度低了酵母不活跃,不容易发面。”

几人也听不懂夏荷说的酵母是什么意思,他们知道自己问了也不懂,干脆也没问,只要记住温度低了不行,高了也不行就够了。

和好面,先把面团放好醒发一会儿,临近中午的时候,夏荷见面发好了,又喊大家来看。

“发好的面团很好辨认,你们看。”夏荷一边操作,一边教他们辨认。

“这种发面不止能用来做馒头,也能做包子。

但是做包子的话,需要把面团和的在软一些,这样蒸出来的包子才宣软。”

夏素芬笑呵呵道:“哈哈哈,看来学会发面咱们就能自己在家做包子吃了,以后再也不用花钱去镇上买了。”

夏荷又继续道:“不止能做包子,还能用来做发面炕油饼。

总之吃法多着呢,以后有时间了,你们可以自己试试。”

夏荷一边说,一边把面盆里面的面团扒出来,放在案板上面开始做馒头。

今天村里人都进山掰竹笋了,他们家人也挺忙,夏荷就教他们揉了一个圆圆的馒头,剩下的又都切成块状馒头了。

都是厨房里做惯了饭的妇人,一教就会。

不用夏荷多说,张秀就接过了做馒头的活计,其他人则是又继续去忙作坊里的事去了。

中午,张秀炒了鸡蛋,大家配着刚出锅的馒头,又吃了顿好的。

可能是最近天气渐暖,又刚下过雨的原因,竹林里面的竹笋长的特别多。

因此今天来卖竹笋的人也特别多,不止竹溪村收了好多的竹笋,就连其他几个村子,送来的竹笋也明显比前几天多了不少。

好在夏荷买的两口大铁锅派上了大用场,要不然只怕他们一家人一夜不睡,也处理不了那么多的竹笋。

下午的时候,李家也来人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李老头亲自来了。

来的时候,几人除了拉了满满两板车的竹笋,还带来了李安几人的口粮。

李家四口人在夏家做工,按理来说夏家是应该管他们饭食的。

但李老头和李老太两人不肯,他们老两口知道自家两个大孙子的饭量,非要从自己家里带口粮给他们。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可一点都不假。

夏荷的这两个表哥,正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两人的饭量,就顶他们家一群孩子的饭量了。

但夏老太也知道,不吃饱没力气干活,心疼归心疼,但还是让他们吃饱喝足,从未克扣过他们的口粮。

不过,夏荷的这两个表哥干活也是相当卖力,一个顶俩,夏老太看的是满意的不行,直呼这粮食吃的值。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头两人怕占他们家的便宜,才非要坚持给他们带口粮来。

李翠花拗不过她爹娘,最后还是夏老太说等结算工钱的时候,一并折算给他们,这才做罢。

这还是自从夏荷受伤之后,李老头第一次来夏家,亲眼见到夏家红红火火的景象,便才放下心来。

李老头见夏家人忙的脚不沾地,他也不在这耽误他们时间,卖完竹笋就准备走了。

临走之前,夏荷给他姥爷装了几个中午新做的大馒头,还有昨天做的猪肉粒辣椒油,也给他们装了一小罐。

李老头见是馒头,以为是夏家买的不肯收,最后还是李翠花解释是夏荷自己做的。

李老头半信半疑,再三推辞下,拗不过母女两个还是收下了。

李翠花唠唠叨叨继续道:“这馒头的做法,小荷也交给大嫂了。

等大嫂回去之后,也让大嫂给你和娘吃。

你和娘年纪大了,以后就多吃点馒头,软乎好消化。”

李老头欣慰的笑了笑:“哎,好好好。”

几人还想再聊几句,夏老太在作坊那边就开始喊夏荷过去帮忙。

李老头见状连忙喊上李平他们准备要走,李翠花这会儿也顾不上他们,便没多留。

几人回到李家屯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李老太一看他们带了一兜子馒头回来,气的就要骂李老头。

最后还是杨氏出声解释,李老太这才熄了怒火:“真的?”

“哎呀娘,我还能骗你不成。小妹说了,大嫂也学会了做馒头,等大嫂回来了,就让大嫂做给您吃。”

李老太这才半信半疑:“那你们也不能拿这么多馒头回来,这些都够咱们家人吃一顿了。”

李老头插话道:“闺女给你拿的你就收着,我今天亲自去看了才敢相信,以后翠花家的日子过不差了。”

随后又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夏家怕是要起来了……”

李老太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你说真的?那我们翠花以后岂不是再也不用这么辛苦

最新小说: 修仙:远离多灾多难的男女主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闪婚后,被豪门掌权人掐腰强宠了 我在大唐当道姑 修仙:美男皆是工具人 紫袍钗 午夜凶播:我在怪谈世界横着走 皇明圣孙 君乃天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