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声与喝令声。
安州城前的清川江核心功能是军事防御屏障,而非日常交通枢纽,若存在固定桥梁,会直接削弱江水的防御价值,因此朝鲜并未在此修建大型固定桥梁。
南下之时还在正月,后金大军是通过冰面过的江,如今江面解冻,就只能搭建浮桥了。
安州城临江的码头与滩涂很快沸腾起来。
三万后金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向江边,士兵们翻遍了码头沿岸的废弃棚屋、江滩洼地,将所有能找到的渔船、渡船尽数拖出 ,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江面;
另有大批士兵从城中拆除门板、梁柱等木料一同运到江边,快速搭建起三座浮桥。
圆木被绳索牢牢捆绑,上铺木板,虽简陋粗糙,却足以承载步兵与骑兵的重量。
浮桥之上,步兵们肩并肩紧凑前行,甲胄碰撞声、沉重的脚步声与江水的哗哗声混在一起,简陋的浮桥被压得“吱呀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断裂。
士兵们不敢停留,只能加快脚步,眼神警惕地望向北岸,生怕永明军趁机发难。
待步兵尽数渡江,抢占北岸滩头并布下简易防线后,骑兵开始渡江。
部分骑兵牵着战马踏上浮桥,战马似乎察觉到浮桥的晃动,焦躁地刨着蹄子,被士兵们死死拽住缰绳往前拖拽,马蹄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浮桥的呻吟声愈发急促;
江面上,旗帜林立在风中猎猎作响,与江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
士兵们的呐喊声、战马的嘶鸣声、船只的划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雄浑而混乱的声浪,响彻清川江两岸。
南岸的安州城如同一个巨大的蜂巢,不断有士兵涌出,涌向江面;
北岸的滩头渐渐被后金士兵占据,他们快速集结,排出松散的队形,等待后续部队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