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663章 八队侦骑攻炮阵,三重防御奏凯歌

第663章 八队侦骑攻炮阵,三重防御奏凯歌(1 / 2)

建奴侦骑被铁丝网死死拦住,进退两难。

他们本想凭借抵近射击突破阵地,却没料到这看似简易的防御工事如此致命。

地雷炸乱阵型,铁丝网封锁前路,迫击炮拦住退路,线列步兵收割生命。

部分侥幸冲过地雷带的建奴骑兵,见前方只有缠着铁丝的“拒马”,从未见过铁丝网的他们,根本不知其中厉害,依旧挥舞马刀猛冲过去。

谁知带刺的铁丝网如同钢铁獠牙,瞬间缠住战马的马蹄,战马嘶鸣着倒地挣扎,骑士被铁丝网缠住动弹不得。

锋利的铁刺划破战马的皮肉,鲜血顺着铁丝网流淌,骑士只能眼睁睁看着东江军黑洞洞的枪口,沦为任人宰割的活靶。

整整一大队精于骑射的建奴侦骑竟连开弓的机会都没有,便在三重打击下纷纷倒地,有的被弹片击穿胸膛,有的被火枪命中头部,还有的被踩雷的战马摔下马背,又被自己触发的地雷炸的血肉横飞。

短短一刻钟,这支五百人的侦骑大队便溃不成军,仅剩下十几名残兵吓得魂飞魄散,调转马头拼命逃窜,再也不敢靠近。

铁丝网前,尸体层层叠叠,有人的也有马的,鲜血与融化的雪水混合在一起,泥泞不堪。

血淋淋的战马在铁丝网中挣扎哀鸣,与风雪交织成一片惨烈的景象。

与此同时,南侧和西侧的火箭炮阵地也在进行着血腥的阵地战。

循着火箭尾迹,济尔哈朗派出的八支侦骑大队分头扑向三个阵地。

东侧阵地先后遭遇两支,南侧、西侧阵地各接连遭遇三支。

这两个阵地同样在四周部署了夜不收提供警戒,发现建奴侦骑大队靠近,便点燃信号火箭,告知守军敌人来袭的方向。

两个阵地的防御布局与东侧一致,外围50米至10米范围内布设环形地雷带,后方是拒马式铁丝网,守卫步兵装备滑膛燧发枪,严阵以待。

南侧阵地的建奴侦骑中,也有数十骑侥幸冲过地雷带和线列步兵的齐射。

他们同样不认得铁丝网,误以为是可轻易砍断的绳索,挥刀便砍,却只听到“叮叮当当”的脆响,铁刺反而划伤了战马。

铁丝网纹丝不动,死死拦住冲锋路线,后续燧发枪齐射接踵而至,将这部分骑兵尽数歼灭。

倘若他们没有试图砍断铁丝网,而是在铁丝网前抵近射击,或许还能拉几个垫背的。

而这一幕却在西侧阵地上演了,也确实射倒了一些东江军步兵。

至于有没有射死就不好说了,毕竟东江军的布面甲也是永明镇支援的。

甲片都是用蒸汽机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钢制甲片,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远非手工制造可比。

所以东江军的披甲率很高,哪怕是屯田兵也披甲,而且质量并不比正规军的差。

待打退了来犯之敌,各个阵地附近的夜不收开始放信号火箭,交流各个阵地的情况。

东侧阵地放了两支信号火箭,表示自己消灭了两支建奴侦骑大队;

西侧和南侧阵地各放了三支信号火箭,表示各自消灭了三支建奴侦骑大队。

周大旺由此确定八支建奴侦骑大队已然尽灭,便放出了下令撤退的信号火箭。

东侧阵地的士兵们见状,快速拆解火箭发射架,将部件与武器扛上肩头;

南侧、西侧阵地的士兵也同步行动,借着风雪掩护,有条不紊地向涌大山密营方向撤退。

听了他们的作战报告后,李国助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

永明镇的军事技术其实已达到了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水平,甚至在开花弹技术上还超过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水平。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开花弹还是球形,内部填充的黑火药,使用信管延时引信。

而永明镇的迫击炮弹已经用上了雷汞触发引信,达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水平;

内部装药则是压缩颗粒化硝糖,杀伤力超过了二鸦中的英军开花弹。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的火箭弹还是康格里夫火箭,发射药还是黑火药,弹道平衡还在靠尾部的长木杆;

爆炸型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也是黑火药,燃烧型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还是传统燃烧剂。

而永明镇的火箭弹发射药已经用上了硝糖药柱,弹道平衡则用上了尾翼;

爆炸型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则是压缩颗粒化硝糖,燃烧型火箭弹的战斗部装药已是粗制凝固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农民将军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