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我已经把毕生所学写成一部《祝融佐理》有意在永明镇出版。”
“本来去年就已经写好了,但自从见了永明镇的铸炮技术后,便想着修改完善铸炮工艺部分。”
“所以只能明年再出版了,希望这本书能对永明镇有用。”
太好了,这下终于可以看到完整的《祝融佐理》了!
李国助心中暗喜,说道:“那可真是永明镇之幸啊!不知烈侯兄对永明镇的铸炮技术有何见教?”
“这见教二字实在不敢当!”
何良焘忙摆了摆手,
“在下反而还有些问题想请教少东家呢。”
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钦佩,
“永明镇能铸成质量不亚于青铜炮的铸铁炮,实在令人叹服。”
“铸铁性脆,所以单纯的铸铁炮十分容易炸膛,我们一般都是用铁芯铜体,或是用熟铁铸炮芯,生铁铸炮体。”
“永明镇铸造的纯铸铁炮却能比纯青铜炮还耐用,实在是令在下百思不得其解。”
李国助闻言一愣,随即笑道:
“哦,难道烈侯兄还没去参观过雅兰枪炮厂吗?”
“厂里的工匠对铸炮流程最是熟悉,你去看一圈,很多疑问自然就解了。”
“参观是参观过了。”
何良焘无奈地摇了摇头,
“去年刚到永明镇,去专程去参观了雅兰城枪炮厂,看了炼铁炉、铸炮车间,可很多地方都看不明白。”
“比如那炼铁用的燃料,还有炉窑的模样,都跟我平身所见大不一样,询问工匠,他们也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李国助见他确实疑惑,便拉过一把木椅,示意他坐下细说:
“烈侯兄有什么疑问尽管说,咱们都是为了抗金,能让你明白其中道理,也能多个人琢磨怎么改进铸炮技术,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