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518章 沿松花江向南,在这儿建一座松原镇

第518章 沿松花江向南,在这儿建一座松原镇(1 / 2)

“主要靠山蚕生丝、丝绸、毛皮与朝鲜、日本、南洋贸易。”

韩溪亭解释道,

“山蚕生丝今年向日本出口了一万担,只这一项就赚了120万两白银;”

“南海边地的毛皮、人参出口朝鲜和日本,利润达80万两白银。”

“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合作,将毛皮转销欧洲,额外获利50万两。”

“还有与朝鲜、日本、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军火贸易,年入100万两……”

说到这里,她突然愣了一下,俏脸一红,

“刚才说错了,500万两是贸易总额,年利润应该是350万两。”

她翻着账册,条理清晰,

“支出主要在军费、军工和移民安置上,结余还有一百二十万,足够支撑明年的计划。”

李国助点点头,又问:

“朝鲜流民和建奴逃奴安置得如何了?我走时还有很多人在颜楚城外,现在都安顿好了吗?”

“总共来了十几万。”

颜思齐接过话头,

“朝鲜流民除了未婚女子和孩子,青壮男子大多派去北苦夷岛南部挖煤了。”

“辽东逃奴大都安排在摩阔崴开荒。”

李国助算了算:“加上原来的人口,现在总共得有二十多万了吧?”

“没错。”韩溪亭道,“上个月刚统计过,在册人口二十一万三千。”

“人多了,兵源就有了。”李国助看向颜思齐,“招兵情况怎么样?能拿出多少人手?”

“现在有三万官军,七万民壮。”

颜思齐道,

“官军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配备了燧发枪、刺刀、野战炮,我觉着能吊打建奴;”

“民壮农闲时训练,农忙时种地,守城绰绰有余。”

“军费呢?”李国助追问,“三万官军一年得不少银子吧?”

“九十万两。”颜思齐道,“包括7万民壮的军饷、装备和训练,不算多。”

袁可立在一旁暗暗咋舌,20万人口竟养着3万官军、7万民壮,这等兵民比例,换作任何农业州县都早已民穷财尽。

可永明镇竟是毫无压力,90万两军费还不到350万两岁入的三成……

生丝、药材、毛皮、军火贸易这些活钱,终究与土里刨食的营生不同,竟能硬生生托住这般沉重的武备,倒也算得个异数。

李国助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奴儿干都司全图前:

“颜叔,韩姐——哦不,现在应该叫婶娘了——”

“趁袁大人和沈大人都在,我有个对付建奴的计划,想跟你们商量。”

他指着图上的几条江河,“我想发兵三万北伐。”

“北伐?”众人都是一惊。

“不错!”李国助点点头,手指落在黑龙江上,

“第一路沿黑龙江自东向西,择几处险要处筑棱堡,派兵驻守,主要是防沙俄人东扩。”

“沙俄人?”袁可立一脸迷茫,“倒是头一次听说。”

他说着,伸手点了点舆图边缘一处空白,

“咱们的图到奴儿干就断了,往北皆是荒寒之地,连个确切的地名都标不全。”

“这沙俄人究竟是从哪来的?他们的甲兵如何?用的是弓马,还是火器?

“险要处筑堡是正理,可这‘险要’得合咱们的章法。”

沈有容盯着舆图道,

“沙俄人是擅长攻坚,还是惯于野战?”

“他们的粮草能撑多久?冬天过不过得了这冰天雪地?”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几分,

“咱们在海边防过倭寇,在辽东防过后金,知道对付不同路数的敌人,堡子得修得不一样。”

“倭寇善水战,堡子就得靠水设栅;后金善骑射,堡子就得挖深壕。”

“这沙俄人来路不明,咱们连他们的兵器长短、行军快慢都不知道。”

“这堡子筑在何处才算‘险要’?怕是得先弄明白这些才好。”

李国助见两人问得实在,便从袖中摸出一卷纸展开,上面画着西伯利亚的草图,还用炭笔勾着几条歪歪扭扭的河流。

“沙俄是欧罗巴东边的国家,离咱们有5000多里,只是他们的人跟狼似的,一路往东啃地盘,为的是找冬天不冻的港口。”

“听欧洲来的商人说,他们去年已到了勒拿河,再往东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农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