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501章 先生说得是,晚辈唐突了

第501章 先生说得是,晚辈唐突了(2 / 2)

那桩“民抄董宦”的旧事,

哪一样不跟永明镇“有田必课、有产必税”的铁规矩背道而驰?

更别说董先生在朝堂上那套左右逢源的本事,为阉党题过字,也为东林写过碑,看似圆滑,实则少了抗金最需的硬气。

永明镇的船要的是能掌舵的手,不是会在浪尖写诗的笔;

要的是能扛税银的脊梁,不是靠特权占田的蛀虫。

可眼下这局面,袁公与沈公刚应下,董先生又在旁磨墨题跋,场面上的话总得递到。

李国助暗自叹口气,拱手时的笑容里,一半是敬他的笔墨,一半是知他断不会来。

这样的招揽,原就是给双方都留个体面罢了。

“董先生,方才唐突邀了袁公与沈公,也知先生志在笔墨。”

说了句场面话后,他又话锋一转,

“只是永明镇虽以实学实业立足,却也缺个能记取风云、传承文脉的先生。”

“若先生肯屈就,晚辈愿为先生设馆着述,让抗金的故事也能入诗入画。”

董其昌闻言,放下狼毫,指尖轻叩着案上的诗笺,笑眼弯成了月牙:

“弘济小友这话说得熨帖。只是老夫这双手,拿了一辈子笔,早忘了刀枪的重量。”

“你看这《观海市》诗,还得靠袁公的胸襟、沈公的胆气才有魂。”

“若换了我去调兵遣将,怕是要把‘红夷炮’写成‘红泥灶’,反倒误事。”

他顿了顿,望向窗外渐平的海面:

“永明镇的功业在波涛里,我的笔墨在宣纸上,本就是两条道。”

“倒是你们将来在澎湖、在辽东做成的事,老夫若能听着,写进诗里、画入卷中,”

“让后世知道有这么一群人在护着华夏,便不愧你我相识一场了。”

李国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面上却更显敬重:

“先生说得是,晚辈唐突了。”

“将来永明镇若有值得一书的事,定当快马报与先生,盼先生的笔墨为后世留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一梦维艰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