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330章 军功制度与军事近代化

第330章 军功制度与军事近代化(2 / 2)

> “我们评定军功不是不用首级吗?为何还要割这些建奴的首级?”

与明军的斩首记功相比,永明城邦的战功评定方式完全效仿军事革命后的欧洲。

这一时期的欧洲军事改革,如西班牙方阵、荷兰拿骚莫里斯改革、瑞典古斯塔夫二世改革已转向纪律、火力和战术协同,军功评定更注重战役全局目标。

明朝的首级记功制度显然与此背道而驰。

其对军事近代化的影响是复杂且多面的,既有短期激励作用,也存在长期结构性弊端,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一是扭曲作战目标,破坏战术纪律。

士兵为争夺首级常忽视整体战术,甚至因抢首级自相残杀。

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批评:“割首级而误战机者,屡见不鲜。”

这种功利化行为严重阻碍了协同作战和近代化战术的发展。

二是统计漏洞与腐败。

首级易被冒领、伪造或滥杀平民充功,也即杀良冒功,导致军功体系失信。

明中后期边军常虚报战果,朝廷难以核实,削弱了军事改革的财政和制度基础。

三是阻碍火器与集体作战的推广。

近代化军事的核心是火器应用和兵种协同,而首级记功制度强调个人或小单位行动,与火器部队需要的纪律、统一指挥相矛盾。

明朝虽拥有先进火器,但战术思想仍被旧军功制度拖累。

四是抑制军事技术创新。

首级记功固化了对冷兵器时代作战模式的依赖,将领缺乏动力发展火力压制、工事攻坚等近代化战术。

明末面对后金时,传统军功制度下的军队难以适应新型战争。

五是社会与军事伦理退化。

滥杀行为加剧军民矛盾,削弱军队凝聚力。

明末李自成等民变兴起,部分源于边军为记功虐杀平民的恶性循环。

该制度在明前期尚有一定合理性,但长期看严重阻碍了军事组织、技术和思想的近代化转型。

它强化了短视的战场行为,压抑了集体作战和创新意识,是明朝未能适应16~17世纪军事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终,这种制度与卫所制崩溃、军户逃亡等问题交织,加速了明军战斗力的衰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三国大军湿家 农民将军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古人看我玩原神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一梦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