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的檀香味混着旧纸的霉味,在午后的阳光里浮动。林徽指尖划过泛黄的羊皮卷,卷上的星图用朱砂勾勒,边缘因岁月侵蚀卷成了波浪形,正是老道长找出的那半块“启明路”星图。与她掌心紫纹同步跳动的,是卷尾一行模糊的小字,经清水擦拭后,显出三个古朴的篆字:“落星渊”。
“落星渊。”梁良凑过来看,龙纹的微光落在字迹上,朱砂突然泛起红光,星图上某片星云的位置竟渗出金色的液滴,在羊皮上晕开细小的光斑,“这字里藏着灵枢能量,看来是先民特意留下的标记。”
老道长端来放大镜,镜片下,光斑组成了串奇怪的符号——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已知的任何文字,倒像是某种星轨的缩略图。“守界录里提过‘星符’,”他捻着胡须沉吟,“是上古守界人记录域外坐标的密码,需要对应的‘星钥’才能破译。”
“星钥是什么?”林徽追问,指尖的紫纹突然发烫,星图上的落星渊三个字竟微微凸起,像是要从羊皮上跳出来。
这时,通讯器传来张峰的呼叫,信号带着强烈的电流杂音:“梁队!我们在沙漠遗址挖到个金属盒子,里面装着本手稿,封面……封面画着和林顾问手上一样的符号!”
半小时后,加密传输的手稿照片出现在战术平板上。泛黄的纸页上,用炭笔勾勒着复杂的星图,边缘批注的符号与藏经阁星符完全吻合,落款处画着个简略的齿轮图案——是伊莱亚斯的标记。
“是他的研究笔记。”林徽的瞳孔骤缩,翻到最后几页,其中一页用红墨水写着:“落星渊非渊,乃星坟。第七枢碎于此,其核化作‘星尘之锚’,能定域外之路,亦能引噬星之兽……”
“噬星之兽?”梁良想起林徽感应到的猩红星云,“难道就是那个正在靠近的域外存在?”
手稿里还夹着张素描,画着块不规则的晶体,表面嵌着细小的星点,与老道长描述的“第八件灵枢碎片”特征完全吻合。素描下方标注着串坐标,经张峰团队比对,指向银河系边缘的片未知星云——正是落星渊的大致方位。
“伊莱亚斯早就知道。”林徽的声音发沉,“他研究魔械生物、试图掌控虚空之核,或许不只是为了打开魔界裂缝,而是在寻找对抗噬星之兽的方法,只是最终被暗影议会利用,走了歪路。”
老道长突然一拍大腿,转身从藏经阁的暗格里取出个铜制罗盘,盘心嵌着块半透明的晶石。“这是‘观星仪’,”他将罗盘放在星图上,晶石立刻吸附住那些金色液滴,“星钥就是它!先民靠这个破译星符,定位落星渊。”
晶石吸收完液滴后,突然投射出立体的星图,手稿上的符号化作流动的光带,在空气中组成完整的航线。从地球出发,途经月球背面的星辰碎片、猎户座的某颗白矮星、最终抵达落星渊——整条航线被七件神器的能量节点串联,像串撒在宇宙里的珍珠。
“原来七件神器不仅守护地脉,”梁良恍然大悟,“更是穿越星海的航标,难怪域外存在能顺着灵枢的气息找到地球。”
林徽的指尖轻触光带,落星渊的位置立刻放大,显出片扭曲的星云,星云中心有个黑色的漩涡,正不断吞噬周围的星体。观星仪的晶石突然剧烈震颤,投射出段模糊的影像:无数星辰在黑暗中熄灭,块晶体碎片从星云中飞出,拖着金色的尾焰坠向未知的星域——正是第八件灵枢碎片“星尘之锚”。
“它在逃亡。”林徽的声音带着惊叹,“碎片似乎有自我意识,一直在躲避噬星之兽的追捕,伊莱亚斯的手稿说……它能‘定路’,或许就是指能锁定噬星之兽的轨迹,找到它的弱点。”
手稿的最后几页记载着更惊人的信息:噬星之兽以星辰能量为食,其核心是块“暗物质结晶”,而星尘之锚的光芒能瓦解暗物质。伊莱亚斯在笔记中推测,只要将八件灵枢碎片集齐,就能在落星渊布下“寰宇守界阵”,彻底封印噬星之兽的路径。
“但他没找到星尘之锚的具体位置。”梁良指着手稿上的批注,“这里写着‘锚坠于兽痕之外,需借月魄之力寻之’,月魄……难道和月球有关?”
观星仪的晶石突然指向月球背面的坐标,那里正是星辰碎片的所在地。林徽想起在月球基地时,星辰碎片曾发出强烈的共鸣,当时以为是与其他神器呼应,现在看来,或许是在感应星尘之锚的方位。
“张峰,”梁良立刻接通通讯,“让中转站的人联系月球科考站,帮我们调取星辰碎片周围的能量记录,尤其是近一个月的波动数据。”
“收到!”张峰的声音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