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二这边已经亲自出去调查,看看是什么人不长眼,胆敢欺负泥娃娃。
紫家也已经初步商定了对策。
今儿个的晚食是凌三过来取的。
“紫家大嫂,”
凌三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说道,“以后一日三餐,我都会过来取。”
“五人份,一天五百文钱。”
凌三说着,就把这两天的饭食钱和之后的银钱,一次性给了杨盼盼五两银子。
杨盼盼也没矫情,直接接了。
凌三高高兴兴地拎着晚食走了,还附带着一些各式饭后甜点、瓜果。
杨盼盼则是在凌三走后,身体半靠着墙壁,捂着胸口大喘气。
她从来都没想过,做个饭而已,还能赚到这般多的银钱。
杨盼盼正激动间,身后传来“啪啪啪”
的掌声。
紫宝儿拍着小手,星星眼地看着杨盼盼:“大嫂嫂好厉害的说。”
紫五郎和杨铁宝也跟着拍手:“大嫂(大姐)好厉害。”
“怎么了?”
听到“噼哩叭啦”
的巴掌声,顾辞和紫大山、紫大郎三人也相继走了过来。
“阿爹、阿娘、大郎哥,”
紫宝儿对杨盼盼从来都是不吝夸奖,“大嫂嫂做饭赚了一个银锭子呢!”
顾辞几人这才注意到杨盼盼手中握着的五两银锭子,都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虽然他们手里的银钱有富余,但谁也不嫌银钱烧手不是。
更何况还是在外出阶段,一家人都做了只有支出没有进账的准备。
可谁能想到,做个饭,还能顺便赚点外快。
杨盼盼也恢复了清醒,把手中握得热乎乎的五两银子递给顾辞:“阿娘,这可都是小姑子的功劳,攒起来,给小姑子做……零用。”
杨盼盼本来想说“给小姑子做嫁妆”
,可是,一想到小姑子出嫁那个场景,怎么心里就揪痛揪痛得不得劲儿。
普天之下,还真没有那个人能配得上她家小姑子的。
顾辞没接,反而推回给杨盼盼:“这是你挣的,自己收着。”
杨盼盼一阵感动,还是坚持把银子给顾辞:“阿娘,饭菜是我做的没错,但是准备食材的银两是阿娘出的,这钱还是阿娘收着好。”
杨盼盼没说的是,好多现在市面上看不到的食材,都是小姑子准备的。
她岂能心安理得的把这些银钱据为己有!
“那行,”
顾辞也不再推辞,接过银两,“阿娘先收着,到时候再给你们分。”
紫大山也对杨盼盼投去赞赏的眼神。
他们紫家的掌家大儿媳确实没有娶错。
有能力,有担当,会来事儿。
一家子人愉快地吃了晚食,暂且把不愉快的事情给抛诸脑后。
紫宝儿睡觉之前,难得勤快一把,进空间,打理一番,就赶紧溜回床榻上,搂着冥凰睡觉。
第二天清晨,窗外灰蒙蒙的一片,就像是笼罩着一个大网兜。
呼呼的北风,吹得窗棱噼啪作响。
紫宝儿蜷缩在暖暖的被窝里,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闭着眼睛又要睡过去。
突然想起,今儿个还有很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她猛地睁开眼睛,瞬间清醒。
紫宝儿一骨碌从床榻上爬起来,光着小脚丫站到地上,一股凉意顺着脚心袭上心头。
她打了个哆嗦,赶紧穿上鞋子,洗涑,披上斗篷,打开房门,就往厨房跑。
顾辞也正好出了房门,就看到闷头往外跑的小闺女。
她一愣,小闺女怎么今儿个起得这般早,嘴里却是喊着:“慢点跑,别摔着。”
“知道了,阿娘。”
说这话儿的档口,人已经跑没影了。
顾辞想起杨盼盼说的“小姑子腿脚越来越利索,抓都抓不住”
,含笑摇头。
可不是抓不住!
只能是跟在后边,也往厨房去。
今儿个,紫宝儿起床早,也赶上了第一波吃早食。
“阿爹,大郎哥,早啊。”
紫宝儿利索地爬上椅子,大眼睛却是盯着俩人面前的饭碗。
“哟嚯,”
紫宝儿小声欢呼着,“疙瘩汤呀。”
在紫宝儿爬椅子的那会儿,紫大山和紫大郎就注意着紫宝儿。
果不其然,在她看到疙瘩汤的时候,大眼睛忽闪得更亮了。
“小姑子,来,先趁热喝鸡蛋水。”
“大嫂嫂,你怎么把鸡蛋水也带来了?”
紫宝儿撅着小嘴,小声嘟囔着。
抱怨归抱怨,紫宝儿还是乖巧地端起竹碗,“咕咚咕咚”
喝起来。
杨盼盼装作没听到紫宝儿的抱怨,赶紧从大锅里现盛出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放到她面前。
“多谢,大嫂嫂。”
杨盼盼笑眯眯地摸了摸紫宝儿乱蓬蓬的小脑袋:“慢点吃,小心烫,待吃完了,大嫂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