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却不再是因为恐惧 —— 是感动,是那种在绝境里见着微光的动容!
她久居深宫,见惯了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的人,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少年人,在生死关头,不避灾祸,反而朝着被围困的自己奔来。
方才因曹公公而起的寒凉与惶恐,竟被这份突如其来的暖意冲淡了几分。
她望着吴天翊的目光里,渐渐没了先前的审视与好奇,多了几分真切的感激,连苍白的脸颊上,都泛起了一丝极淡的血色。
侍女见她神色松动,小声问:“公主,咱们要不要再往后退些?”
昭华长公主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依旧落在吴天翊身上,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沙哑:“不必,他既来护我,我便信他一回!”
此时御林军们且战且退,已被逼到廊柱边,枪杆上的血迹顺着枪尖往下滴,不少人肩头、手臂缠着的布条早已被血浸透,动作也渐渐迟缓,明显处于下风。
吴天翊目光扫过这岌岌可危的局势,又瞥了眼远处被混乱人群冲得东倒西歪的楚端梦与徐瑶,突然对身侧的赵一递去一个眼神 —— 那眼神极快,却藏着几分不容置喙的锐利,像淬了冷光的刀,分明是在下达命令!
赵一脚步猛地一顿,眉头瞬间蹙成了川字,心里掀起一阵挣扎:按原计划,他的任务本就是护住楚端梦与徐瑶。
可眼下东廊的影卫越来越多,小王爷身边只有马三一人,刀剑无眼,这般险境,他怎么可能抛下自家小王爷独自去护旁人?
万一…… 他不敢想下去,握着刀柄的手紧了紧,指节泛出青白!
就在他犹豫的这一瞬间,吴天翊突然侧过头,冷厉如冰的目光直直撞进他眼底 —— 那目光里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只有 “服从” 二字,像无形的压力,让赵一心头一凛。
他跟着吴天翊多年,比谁都清楚这眼神的意思:任务就是任务,容不得半分差错!
赵一终究咬了咬牙,喉结滚动着咽下那句 “小王爷当心”,猛地转身,脚尖在青石板上一蹬,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楚端梦二人的方向冲去。
沿途恰好有两名影卫弃了御林军,转头想去追散落在人群里的贵女,赵一眼神一厉,顺手掀翻身旁一张摆着笔墨纸砚的案几,“哐当” 一声,案几带着砚台、笔筒砸向影卫,恰好挡住他们的去路。
趁影卫挥刀劈挡的间隙,赵一已穿过混乱的人群,冲到了脸色发白的楚端梦与徐瑶身前,长刀一横,沉声道:“先世子妃、徐姑娘,跟末将走!”
楚端梦闻言,眉头瞬间拧起,原本因慌乱而微白的脸色多了几分急切,她没有立刻挪动脚步,反而伸手攥住赵一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赵一,你怎将翊哥儿独自留在如此险境?那些影卫如此凶残,他身边只有马三一人,如何应付得过来?”
赵一看着她眼底的担忧,无奈地叹了口气,握着长刀的手紧了紧,语气里满是对自家小王爷的了解:“先世子妃,您不是不知道,在小王爷心里,您比他自己的命都重要!”
“您若是留在这里,他既要应付影卫,又要分心护着您,那才是真的危险!况且…… 以小王爷的智谋与身手,您还不相信他能脱险吗?他早有退敌之策,绝不会让自己陷进死局!”
这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楚端梦的记忆 —— 先前诗会开始前,吴天翊曾悄悄跟她说过 “今日或许有热闹看,你若见势不对,便跟着赵一走,不必管我!”
当时她只当是少年人随口玩笑,如今想来,那竟是他早有预谋的叮嘱。
再转念一想,自己与徐瑶手无缚鸡之力,留在这里只会拖累吴天翊,非但帮不上忙,还可能让他因顾忌她们而束手束脚。
徐瑶还没从混乱中缓过神,被楚端梦拉着踉跄了两步,下意识地看向东廊的方向,眼底满是担忧:“楚姐姐,那世子他……”
“他会没事的!” 楚端梦打断她的话,语气笃定,可在转身的前一刻,她还是忍不住回头,深深望了眼东廊的方向 —— 那道月白身影已被重重影卫包围,铁扇与长刀碰撞的锐响隔着混乱的人群传来,他的锦服上又添了几道血痕,却依旧身姿挺拔,没有半分退缩。
那一眼,藏着楚端梦满心的牵挂与信任,她看着那抹在刀光剑影里依旧耀眼的白衣,在心底默默道:翊哥儿,你一定要平安!随后才不再犹豫,跟着赵一的脚步,朝着烟雨楼后园水榭方向快步走去,裙摆扫过地上的杂物,却再没有回头。
而此时吴天翊立在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