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海兰悟剑》
七日窥真意,北冥生剑鱼。
痕辉千载映,光涌一襟虚。
壁醒先贤迹,心通造化初。
归墟藏万化,大巧似无余。
海家剑阁深处,海兰静坐于先祖留下的剑痕石壁前。
北冥剑诀上半部、历代先祖的感悟玉简、以及她多年生死搏杀的记忆在识海中交织碰撞。
七日七夜,她周身剑气自发流转,竟在静室中凝聚成无数细小的剑气游鱼,宛如北冥之海。
当最后一道关隘被冲破时,石壁上所有剑痕骤然亮起,与她共鸣!
---
万籁俱寂。
唯有时间,在这剑阁深处拥有着近乎实质的重量,缓慢流淌。空气里弥漫着古老尘埃与金石摩擦后残留的冷冽气息,那是千年剑意浸润后独有的味道。
海兰盘膝而坐,身下是光洁如镜的冷硬石板,正对着那片布满剑痕的石壁。一道道或深或浅、或凌厉或古拙的刻痕交错层叠,覆盖了整面巨大的岩壁,那是海家历代剑修先贤留下的印记,是他们的道,他们的魂,他们的遗憾与辉煌。
她已在此枯坐七日。
眼眸轻阖,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面容平静无波,仿佛与这石室、这剑痕、这凝固的时光融为了一体。唯有在她识海深处,正掀起一场席卷天地的风暴。
《北冥剑诀》上半部的古老经文如金色瀑布垂落,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蕴含着吞噬与衍化的至理。先祖们留下的感悟玉简化作点点星芒,融入金色瀑布之中,那是不同时代、不同资质的先辈对北冥之道的探索与补充,或磅礴,或奇诡,或中正平和。
而更多的,是她自身经历的画面碎片,如同沸腾的海水,不断上涌,与经文星芒疯狂碰撞、绞杀。
她看见无边荒漠之中,黄沙漫天,剑光如匹练,与那凶悍沙盗头领以命相搏,剑刃撕裂血肉的触感仿佛还在指尖;她看见幽暗密林深处,毒瘴弥漫,与那诡异树妖缠斗,剑气斩断藤蔓时发出的刺耳尖啸仍在耳畔回荡;她看见冰川之巅,寒风如刀,面对那掌控寒冰之力的宿敌,北冥剑气化作坚冰,又反过来吞噬对方的极寒之力……
生死间的大恐怖,绝境中的灵光一闪,胜利后的片刻空茫,无数战斗的经验、对剑的运用、对敌我力量的判断,所有的一切,不再是零散的记忆,而是被强行抽取、提炼,融入那场识海的风暴之中。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古老的经文再次响起,如同洪钟大吕。海兰心神沉浸其中,捕捉着那玄之又玄的意蕴。北冥,并非仅仅是吞噬,那是浩瀚无垠的归墟,是万物起始与终结之地,是“有”与“无”的边界。北冥之水,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北冥之鲲,能纳万物,故能化其大。
她的剑道,一直以来更侧重于“吞噬”,吞噬敌人真气,吞噬天地灵气,化为己用。凶猛暴烈,却似乎……缺了那份容纳百川、衍化天地的“浩瀚”。
问题出在哪里?
是了,是根基。先祖的感悟中曾隐约提及,北冥剑诀的根基在于“虚”与“盈”的转换,在于“寂灭”与“生机”的轮转。她只重“盈”,只重“生机”的掠夺,却忽略了“虚”的涵养与“寂灭”的沉淀。
识海中的风暴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律动。金色的经文瀑布与银色的经文星光不再碰撞,而是开始缓慢旋转,如同一个巨大的旋涡。旋涡中心,一点极致的“空无”正在诞生。
石室中,海兰周身原本内敛的气息,开始不受控制地弥漫开来。道道剑气自发地从她周身穴窍逸散而出,初时细若游丝,随后便越来越密集,越来越灵动。
这些剑气并未显得狂暴肆虐,反而如同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在她身体周围三尺之地的虚空中欢快地游弋。它们呈现出一种淡淡的、近乎透明的灰蓝色,形态变幻不定,时而如细长的小鱼,摆尾穿梭;时而如微缩的鲲影,舒展身躯;时而又散作漫天星点,复又凝聚。
无数细小的剑气游鱼充斥在这方寸之地,构成了一片微缩的、却意境悠远的“北冥之海”。海水(剑气)无声涌动,鱼群(剑意)自在遨游,一种深沉、静谧、却又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气息笼罩了整个静室。
海兰的心神彻底沉入了那片识海漩涡中心的“空无”之中。
她感觉自身仿佛化作了那北冥之海,无思无想,无悲无喜,只是存在着,容纳着。海水之下,是吞噬一切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