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就知道了。”
镜头一转,桑弘羊拿到了这份诏书。
仔细阅读完毕后,桑弘羊身体缓慢后靠,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轻声自语。
“一个时代结束了……”
这一刻,桑弘羊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
【这份诏书被史学家称为“轮台诏”。】
【它以圣旨的形式颁布天下,向全天下大汉子民清晰无误地传达了刘彻的国政方针转向行为。】
【五十年以来,大汉全面优先发展军备以进行战争的国政方针,正式转变为休养生息。】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刘彻正式册封大鸿胪田千秋为新任丞相。
看到这里,汉初世界之中,刘邦哼了一声,脸上却露出欣慰的表情。
“这个臭小子,总算是知道悬崖勒马了。”
刘恒同样也是颇为高兴,点头道:
“看来刘彻小子能被称为千古大帝,的确有其缘由所在。”
发现问题其实是很容易的。
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
就连几名血脉至亲组成的家庭,内部事务尚且剪不断理还乱。
数千万人组成的大汉王朝,又该有多少矛盾,多少纷繁复杂的内部事务?
问题和矛盾永远存在,这是必然的,任何一个国家乃至任何一个个体,永远有问题、有矛盾。
关键并不在问题、矛盾本身,而是在于有没有能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有这个能力的人,就是人生强者。
刘彻发现了大汉即将灭亡的问题,并花费两年的时间初步稳定了局势,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道路。
他让大汉所有臣民都看到了希望,愿意耐心地等待这个问题解决,而不是采取陈胜吴广那种你死我活的态度。
这就是刘彻超越其他败家子皇帝的能力体现,也是他能被称为千古大帝的关键。
既能差点败光家业,也能在彻底破产之前悬崖勒马,重新让家业增值。
刘恒感慨道:
“刘彻这小子,还真是这个系列盘点视频中独一无二的败家子啊。”
东汉世界中,太子刘庄有些疑惑。
“田千秋?这人不是才刚刚担任大鸿胪没两年吗?”
“武帝陛下难道就不怕引起群臣的反弹吗?”
一个看守汉高祖刘邦祭庙的低级朝廷官员,先晋升为九卿中的大鸿胪,再晋升为三公中排名第一,百官之首的丞相。
总用时,两年!
这速度简直比坐了火箭还快。
完全不符合官场的惯例。
皇位上的刘秀哈哈一笑,摇头道:
“不,这恰好说明了武帝陛下在用人权术方面的精妙。”
刘彻将田千秋这个“刘据派”官员提拔到丞相的位置,其实就是给全天下的官员们树立一个示范。
今后想再升官,就老老实实搞刘据主张的休养生息,战争那一套行不通了。
而田千秋被提拔为丞相的精妙之处在于,这个职位确实很高,但没什么实权。
真正有实权的是“中朝”里霍光、金日磾这些侍中。
给田千秋这个丞相的职位,其实就是一个荣誉性的奖赏罢了,当然不会引起官员们的反感。
最极端的例子,假设皇帝授予一个九品的官职治国大权,那大家抢破头也会去当这个九品官的。
官员们最在意的永远是官职的含权量,而不是官职本身。
从这个角度出发,若刘彻把田千秋提拔为侍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侍中从身份上是比丞相低了很多,但侍中是真有权啊。
这样那些大汉兢兢业业做事的官员就真会生气了。
大家都在论资排辈老实做事以在皇帝面前求得更大的权力,你田千秋居然一篇奏章就插队在大家前面,获得了臣子最大的权力?
不闹起来才怪呢。
“原来如此,儿臣受教了。”刘庄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千古大帝就是千古大帝,就连提拔一名臣子,里面居然都有这么多的思考在里面。
刘庄突然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当皇帝是真不容易啊。”
刘秀笑呵呵地点头,目光在满殿群臣身上扫了一遍。
“谁说不是呢?”
刘秀,可能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小的开国皇帝。
作为世家们拥戴起来的皇帝,刘秀不得不大量分权给世家以争取支持。
河北世家和南阳世家,就是其中的顶流。
阴丽华和郭圣通的皇后之争,就是这两大地区世家集团反复争夺的体现。
能在这种情况下稳住局势,不让国内生出乱子,顺便还能发展国力,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