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都算成士兵,所以往往会统计出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实际上的战兵,估计也就十万到十五万之间,可能还要少一点。
但就算十万这个数字好了,朝廷方面只出三万兵马肯定也是不行的。
在刘启原本的预想中,这一次朝廷至少要出动十五万以上的战兵!
现在……三万?
这不开玩笑嘛!
刘启和晁错君臣急疯了,上蹿下跳,各种想办法。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朝廷方面动员兵马的速度却依旧慢得如同蜗牛一般。
不仅如此,丞相府、太尉府、各地领兵将军、校尉的反应都是无比迟缓。
就好像这压根和他们没关系一样!
一个月过去了,朝廷方面的三万战兵竟然还是没有任何准备完成的迹象!
朝廷方面反应如此迟缓,自然让叛军士气更盛。
而从各自国相、国尉们紧急送上来的密奏来看,许多原本并不愿意追随叛乱的诸侯们,现在也因为这种情况而开始变得蠢蠢欲动了。
刘启双目通红,看着晁错。
“晁卿家,你快给朕想办法,快把军队组织起来啊!”
晁错也是一头的冷汗。
让晁错去搞政治斗争,去弹劾官员,绝对是一把好手。
可晁错一个纯纯的文人出身,刘启让他去组织军队,晁错是真干不来这个活计啊。
晁错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然后赶紧去了。
看着晁错离开的身影,刘启表情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突然,一名宦官出现。
“陛下,太后请您速速前去后宫。”
很快,刘启就来到后宫中,见到了自已的母亲,大汉皇太后窦漪房。
窦漪房看着刘启,叹了一口气。
“皇帝,你这一次是捅出了大篓子啊。”
刘启脸色阵青阵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突然,他灵光一闪,开口道:
“母后,是那些勋贵们,他们在故意刁难朕!”
窦漪房突然怒了,斥责了刘启一顿。
“他们在刁难你?皇帝,是你过去三年一直在刁难他们!”
“谁不知道在诸侯被灭亡后,你下一个要开刀的就是勋贵?”
“大家都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支持你的!”
刘启哑口无言。
的确,在过去的三年中,刘启只和晁错议事,不和其他三公九卿议事。
其他这些三公九卿,全都是勋贵功臣集团的人!
突然,刘启心中生出希望,开口道:
“母后,您可以说服他们的,对吧?”
“只要您说服他们配合朕,朕可以让步,朕不会再执意对他们动手了。”
事到如今,刘启不得不屈服。
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刘启的皇位就真的保不住了!
功臣集团,其实和诸侯王并没有任何冲突。
一个主要在朝廷直接统治的土地上发展,一个在自家的封国里发展。
井水不犯河水!
功臣集团为什么要阻止叛乱?
就算刘濞当皇帝,不也一样得用这些功臣集团的大臣们来当官?
大家依旧还是效忠于大汉皇帝,只不过皇位上换了一个人而已。
刘濞再差,还能比这三年来重用儒法合流孽种晁错,疯狂打压功臣集团黄老学派的刘启差了?
刘启太低估功臣集团了。
如今身居高位的这些功臣们,他们要么亲眼目睹,要么亲自参与过那场功臣集团对吕氏外戚的清算之中。
他们不缺乏见识,也不缺乏手段!
在申屠嘉罢相后,功臣集团甚至都没有在明面上反对过刘启。
削藩令?功臣集团默认了。
调兵遣将?功臣集团也奉旨办了。
只不过就是效率低一点,兵马集结速度慢了点,粮草物资到位迟了点。
刘启也不是没追问过,但当官的办事,找点借口拖延,还不容易?
有种刘启把功臣集团全部撤了,和晁错单独拉一支军队出去干翻诸侯王啊。
功臣集团这些天的宗旨就是“不反对,不配合”。
你刘启能自已解决了诸侯王,我们功臣集团立马认怂,要杀要剐你刘启说了算。
你解决不了?
不好意思,那咱们就来谈一谈。
我们甚至都不直接和你谈,我们让你娘,让大汉皇太后来给你谈。
你都不需要当面向我们这些臣子认怂道歉,够给你面子了吧?
刘启太自信了,觉得三年时间足够安排一切了。
但事到如今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