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大殿浮现出来。
诸多士子鱼贯而入,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带着兴奋和期待。
今天,乃是绍兴十二年科举考试的最终一场——殿试!
很快,诸多士子在殿中落座,并紧张地按照题目,开始作答。
镜头集中在了一个年轻人的身上。
他容貌一般,但浑身上下都穿着极其名贵的丝绸衣物,就连腰间的玉佩都闪烁着温润的光芒,一看就是玉中极品。
【秦桧之子,秦熺。】
秦熺不紧不慢地写着,镜头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停留几秒,正好持续到秦熺写完八个字。
“赋无天地,诗有龙蛇。”
很快,殿试结束。
诸多士子来到了偏殿中等候结果。
两名同样穿金戴银的富家公子来到了秦熺的面前,一脸谄媚。
【秦桧侄子秦昌时,秦昌龄。】
秦昌时腆着脸笑道:
“大兄此次必然能高中状元了吧?”
秦熺的年纪其实比秦昌时、秦昌龄兄弟还小。
但谁让秦熺是秦桧唯一的儿子呢?
秦熺呵呵一笑,得意洋洋地开口道:
“爹自有安排。”
镜头一转,一名考官正在批阅考卷。
“这考卷,通篇附庸风雅牵强附会,一看就是出自某些酸腐文人,只会空谈,对国政有何益处?”
吐槽间,这名考官的视线突然落在了其中八个字上。
“赋无天地,诗有龙蛇。”
考官身体一震,擦了擦眼睛,仔仔细细地将这八个字看了一遍。
随后,他赶忙去叫来了主考官。
主考官也是观众们的新熟人,迫害岳飞的元凶之一,御史中丞万俟卨。
万俟卨仔细地看着这八个字,过了片刻后点头道:
“应该就是这一篇了。”
说完,万俟卨提笔,在这份答卷上写了评语。
“文采惊天下,当为上上,魁首!”
旋即,考官们又先后拿来了两份考卷。
上面同样也有两句只有考官们看得懂的“暗语”。
万俟卨微微一笑,在上面分别提笔批注同样的一句话。
“文采斐然,可为二甲。”
很快,十份最出色的考卷就送到了赵构的面前。
赵构打着哈欠,漫不经心地开口道:
“把名字揭开看看吧。”
大宋科举,试卷上的考生名字是会用纸糊上,等到评卷完毕之后再揭开,以防作弊的。
很快,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被评为榜首的那份试卷上。
“临安府人士,秦熺。”
赵构脸上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一旁的秦桧脸上同样也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
在场的所有宰相、主考官们脸上更没有一点点意外的表情。
过了几秒,赵构笑呵呵地开口道:
“秦爱卿,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秦桧微微一笑,道:
“陛下,臣乃是大宋宰相,如何能让自已儿子成为状元呢?”
“还请将其点为第二名榜眼即可。”
诸宰相、主考官们闻言,顿时纷纷赞叹不已。
“秦相公高义!”
“秦相公真清流耿直之人也,令人敬佩!”
赵构哈哈一笑,提起朱笔,将秦桧的儿子秦熺点为一甲第二名榜眼。
随后又特地批注:
“秦熺文采斐然,朕深爱之。特迁左朝奉郎,通判临安府,赐五品府。”
这是什么概念?
临安府可是南宋的都城。
通判,则是一座城池的二号人物。
如果换作现代,就相当于秦熺通过国考,直接成为了首都市长!
秦熺还是第二名,官职却远超第一名。
上一届科举考试的榜眼名叫陈俊卿,中榜后的官职仅仅是从八品的左文林郎。
同样都是榜样,陈俊卿的出仕官职按大宋官员制度计算,比秦熺低了整整十一阶!
【除秦熺凭借科举一飞冲天外,秦桧的两个侄儿,向来以不学无术著称的秦昌时和秦昌龄也榜上有名,位列二甲十四、十七名进士,并被授予和前届科举榜眼陈俊卿相同的从八品左文林郎。】
【一时间朝廷众议汹汹,却碍于秦桧权势滔天,无人敢于弹劾。】
镜头中,还有优伶特地在舞台上做了一个科举时事小品。
那逗哏笑呵呵地开口道:
“当今主文柄之考官,乃是汉朝韩信转世也!”
捧哏立刻一脸好奇地接问道:
“为何是韩信,不是关公诸葛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