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哈哈一笑:
“王兄这话说的,我不是怕你高升了,说岳某不知礼节嘛。”
两人说说笑笑,气氛十分友好。
王庶很快转入正题。
“鄂州这边,究竟形势如何?”
岳飞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
“如今每日至少有三百人南下投奔我军,金国控制的边疆区域各种情报我都烂熟于心。”
“只需要朝廷那边一声令下,我军十日内就可全军出发北伐!”
岳飞这段时间也是憋了一股劲。
打仗是打不了,但操练士兵还是可以的。
各种新的战术和武器,也在岳飞严厉的操练中逐步成型,并发挥出战斗力。
王庶闻言,一时间有些默然。
过了好一会他才叹息道:
“岳兄难道还没听说吗?金国的使者马上就要抵达临安了。”
岳飞脸色一变,忍不住露出几分不忿,道:
“陛下为什么执意要议和呢?明明我们是有很大机会夺回故土的!”
王庶看着岳飞,轻声道:
“岳兄,你我熟识,我斗胆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苗刘兵变之后,陛下已经不可能再让任何一个人节制天下超过五成的军队了。”
岳飞嘴唇紧咬,脸上的失望难以遏制。
“我明明已经承诺过陛下,只要北伐事成,就会辞官退隐……”
“陛下为什么就是不愿意相信我呢?”
岳飞话语中饱含的失望,打动了王庶。
王庶道:
“不瞒岳兄说,我一直都是支持你北伐的。”
岳飞叹息道:
“王兄的心思我又怎么可能不知晓?”
“其实我岳飞并不是眷恋权位或者军功,我只是想要给大宋一雪靖康之耻,想要夺回大宋丢失的故土,想要尽一份大宋臣子该尽的责任啊!”
“可我……没有机会。”
岳飞无比沮丧,悲伤。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会变成这种样子。
为什么北伐这件天经地义,获得所有人支持的事情,总是没办法去做!
大堂中静默良久。
岳飞勉强挤出笑容,对着王庶道:
“王兄,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去休息。”
王庶看着岳飞的脸庞,心中一股莫名的情绪激荡着。
岳飞,爱国啊。
岳飞不爱国,怎么会有这种表现?
可王庶,区区一个枢密副使,又能做什么呢?
突然,王庶心中一动,沉声开口:
“岳兄,我就不在鄂州停留了,等会我便启程赶回临安。”
“啊?”岳飞有些意外,道:“王兄何必如此匆忙?”
王庶眼神坚定,对着岳飞开口道:
“想要北伐,最后的机会就是阻止这一次的议和!”
“我回临安,一定会想尽所有办法阻止议和。”
“只要事成,岳兄一定还有北伐大展宏图的机会!”
岳飞震惊了。
“王兄,你……”
岳飞早不是当年的愣头青了。
他如今是大宋太尉,是镇守一方的节度使,是十万岳家军的统帅。
他对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早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了解。
所以岳飞才会失望,才会叹息。
岳飞更知道,但凭王庶这个枢密副使,其实压根就决定不了什么。
王庶笑了笑,道:
“岳兄,我当然知道我的努力可能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但……事在人为,不是吗?”
“且等我的消息吧。”
说完,王庶站起来,大步走向门口。
岳飞也被这种激情所感染,双手紧紧握拳。
“王兄,保重!”
王庶停下脚步,哈哈一笑,朝着岳飞眨了眨眼睛。
“或许下一次见面,我已经被贬谪某处,只能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岳太尉了。”
岳飞情绪激荡,大声道:
“王兄,你永远是我岳鹏举的兄弟!”
王庶摆了摆手,笑道:
“我们文官士大夫,可不搞你们武将认兄弟那一套!”
“岳兄,就此别过!”
夜色中,王庶马车出城,急速朝着临安府而去。
【并非只有王庶,事实上还有许许多多大宋的有识之士,包括前宰相李纲在内,拼命地进谏阻止这一次委曲求全的议和。】
【只是,他们的努力能起到作用吗?】
镜头一转,王伦已经回到了临安府,将一应事宜非常详尽地禀报给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