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光有些不明白陈大海的意思,他现在心思都在饭菜上面。
苏溪做了一桌子的菜,上面全是肉菜,只有一两道蔬菜。
唐晓晓把辰光拉到自已旁边坐下,“辰光太瘦了,多吃点。”
陈大海和苏溪一直给孩子夹菜,看着孩子吃的香,他们更加高兴了。
辰光很懂礼貌,还给爷爷奶奶夹了菜,老两口吃的很珍惜,这是大孙子第一次给他们夹的菜。
唐晓晓吃完饭就回去了,她要给两位老人家商量的时间。
陈大海下午自已去找了不少好朋友,他们都没有办法,没有户籍这一项就卡住了。
苏溪催着陈大海赶紧换房子,好不容易找到的大孙子,怎么能跟着他们住老房子。
陈大海晚上蹲在院子里抽烟,听着周围一点声音都没有,他自已不害怕,但是辰光还小,他也不怕吗。
以前他们没有牵挂,在这个世上活一天算一天。
现在有了软肋,万一有人对孩子下手,他们后悔都来不及。
等到天亮了,陈大海看着地上的一片烟头,终于做了决定。
辰光起的很早,看见一地烟头,有些心疼。
“爷爷,你少抽点烟,抽烟对身体不好。是不是我的事情让你为难了,我来这里看看你们,再回去也一样的。”
陈大海被呛到了,剧烈的咳嗽起来。
辰光赶紧过来给他捶背,又给他倒水喝。
陈大海看着围着自已团团转的孙子,这次真的释然了。
“辰光,这些事你就不要操心了,爷爷都给你安排妥当。”
唐晓晓接到陈大海的电话,就带着人来了。
刘长海让人来办的,他们带着人先去改了名字,辰光变成陈光。
老两口签字拿了拆迁款,又马不停蹄的去看房子。
老两口本来打算买一套房子,被唐晓晓劝住了。
他们买了对门两套房子,现在可以住一套,等孩子结婚了,可以分开住。
两家住对门,既有隐私又能互相照顾。
他们买完房子,姚二就带人去帮着打扫卫生。
唐晓晓出钱给他们买齐了家具,又帮着把家搬过来。
学校那边也联系好了,等到下周一就能去读书。
老两口坐在新房子里,拿着户口本,一直盯着孙子的名字。
“真好啊,这孩子终于和他们在一个户口本上了。”
陈光感觉自已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来没想过,自已能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
他有了这个机会,学习更加用功,他知道唐晓晓是京大毕业的,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例子。
等到一切进入正轨,四号项目正式开始动工。
这边有周峰盯着,还有刘长海帮着把关,她就全力投入三号项目的设计。
她带着人不断改着方案,东西方结合本身就很困难,还要让两边看起来和谐,就更难了。
刘长海急匆匆的来找唐晓晓,“弟妹,二号项目马上要到截止日期了,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
唐晓晓看向刘长海,“三号项目那就成了香饽饽,我们不一定能拿到了。”
刘长海也明白这个道理,“我在大院长大的,不能看着国家受到损失。万一大家没有发现这个事情,等到写字楼建完,很有可能会泄露我们军事上的秘密。”
唐晓晓笑了,“刘大哥,今天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了。你考虑的对,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利益,就眼睁睁的看着。”
两人做了决定,也不再纠结。
两边分别和家里打电话,把事情给家里说了。
楚家和刘家很快联系了这边的人,当天下午,唐晓晓和刘长海就被接走了。
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重视,整个项目全部被叫停。
卖掉这块地的领导都要接受调查,这个事情太严重了,军方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事情闹大的,那些本地有实力的建筑商傻眼了,他们辛苦了这么久,还不如外地来的建筑商,最少人家拿下了项目。
他们现在把目光投在三号和四号项目上,才发现四号项目已经开工了。
他们只能把注意力放到三号项目上面,全力争取这个项目。
唐晓晓这边快了一步,设计图已经出了两版了。
唐晓晓亲自带队,坐着飞机去了国外。
他们来之前已经联系过罗非公司,他们约了时间谈合作的事情。
唐晓晓这次行程很着急,他们来之前连酒店都没订。
唐晓晓简单的沟通是没关系的,但是在谈合作这种场合,一字之差,意思就变了,他们专门请了专业的翻译人员。
他们下了飞机,直接到罗非公司附近住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