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感慨:“叶首领,没想到吴家村的水泥生产能力这么强!有你们在,朝廷的城墙修筑工程就有保障了!”
叶青云笑着回应:“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保质保量完成朝廷的订单。另外,我们还在研究‘加强水泥’,在水泥里加入铁丝网(用冶铁剩下的废铁制成),这样水泥凝固后会更坚固,适合用来筑造边境的防御城墙。”
官员听了,更是惊喜,当即表示要将 “加强水泥” 的想法上报工部司,争取在边境城墙修筑中试用。
与此同时,肖亲王的军营里,大规模的城墙修筑工程已经开始。工匠们用水泥和巨石筑造新的城墙,城墙高两丈五,厚一丈,墙面用水泥抹平,光滑又坚固。南蛮的探子看到后,回去禀报南蛮首领,南蛮首领起初根本不信 —— 之前一冲就破的土城墙,怎么可能突然变得坚不可摧?他带着三百精锐骑兵,气势汹汹地来到军营外,打算像往常一样冲破城墙,劫掠一番。
可当骑兵们挥舞着马刀,朝着新筑的城墙冲去时,意外发生了 —— 最前面的几匹战马狠狠撞在城墙上,“咔嚓” 几声,马腿当场骨折,战马哀鸣着倒下,骑兵们也被甩飞出去。南蛮首领又让人搬来巨石,试图砸开城墙,可巨石砸在墙上,只发出沉闷的响声,城墙连个坑都没留下。他还让人架起攻城梯,可士兵刚爬到一半,城墙上的守军就推下滚石,攻城梯瞬间被砸断,士兵们摔得死伤惨重。
看着眼前坚不可摧的城墙,南蛮首领的脸色从嚣张变成惊愕,最后彻底染上了胆怯。他想起之前每次来犯,都能轻松突破城墙,可现在,这堵用水泥筑成的城墙,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断了他所有的念想。“撤!快撤!” 南蛮首领声音发颤,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凶悍,带着残兵仓皇逃离。回去后,他严令部落所有人,不准再靠近肖亲王的军营半步,连边境的放牧范围,都主动往后退了十里 —— 他是真的怕了,怕那堵坚固的城墙,更怕能造出这种 “神物” 的大炎势力。
消息传到京城,皇上龙颜大悦,下旨嘉奖肖亲王和叶青云,还特意赏赐了吴家村一批绸缎、粮食和农具。各地官府也纷纷派人前往吴家村,洽谈水泥采购事宜,吴家村的水泥生意彻底火了起来。
叶青云站在西山铁矿旁,看着四座水泥窑同时生产,看着一袋袋水泥被装上朝廷的马车,运往全国各地,心里满是自豪。他知道,吴家村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 有了朝廷的支持,水泥生产会越来越规模化;有了稳定的收入,村里的砖房、学校、医馆也能尽快建成;有了足够的人手(昆仑奴已接回,流民也陆续来定居),吴家村的发展会越来越快。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水泥窑上,洒在忙碌的村民身上,也洒在吴家村的每一个角落。叶青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吴家村 —— 家家户户住上宽敞的砖房,孩子们在明亮的学校里读书,老人们在医馆里安心看病,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了大炎的边境城墙坚固无比,南蛮再也不敢来犯,百姓们安居乐业;看到了吴家村的水泥走向更远的地方,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吴家村的村民,抓住这个机遇,把吴家村建设成全国闻名的 “水泥之乡”,让吴家村的名字,永远刻在大炎的发展史上。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一块看似普通,却改变了吴家村命运的冶铁炉渣,源于那一场大胆的尝试,源于全村人齐心协力的奋斗。
日子一天天过去,吴家村的水泥不断运往全国各地,一座座坚固的城墙拔地而起,一条条平整的水泥道路连接起城乡。叶青云的名字,也渐渐被更多人知晓 —— 有人说他是 “水泥之父”,有人说他是 “富民之杰”,还有人说他是 “边防功臣”。可叶青云知道,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只是带领吴家村的村民,抓住了属于他们的机遇。
在吴家村的发展史上,这一年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 水泥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吴家村的生存问题,还让吴家村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更在大炎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在等着吴家村,等着叶青云,等着每一个为美好生活奋斗的人。
小的水泥作坊,生产如此大批量的水泥,只能不断的增加水泥窑的数量,最终达到了生产要求。人员不够,肖亲王亲自派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