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收大蒜,越多越好!段有鹏,你现在就去,告诉百姓,收购大蒜,一斤给十文钱,比市场价高两倍,让他们都把家里的大蒜拿出来!”
段有鹏领命而去。耶律娟也带着人,在工地搭起新的灶台,专门用来煮大蒜水。民工们听说大蒜能预防痢疾,都很配合,有的甚至主动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珍藏的大蒜,递给耶律娟:“叶夫人,俺这里有几瓣大蒜,先煮了给大家喝!”
中午的时候,段有鹏带着大量的大蒜回来了,足足有几千斤,都是百姓们从家里拿出来的。耶律娟让人把大蒜分成两份,一份用来煮水,分给所有民工喝;一份切成瓣,分给每个民工,让他们每天生吃两瓣。
生大蒜辛辣,很多民工吃不惯,辣得直咧嘴,但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一个民工笑着说:“虽然辣,但能防病,值了!等病好了,俺还能多赚半月工钱,到时候回家给娃买糖吃!”
叶青云看着民工们积极配合的样子,心里很是欣慰。他走到工地的伙房,查看民工的饭菜 —— 都是热乎的小米粥、蒸红薯,还有炒青菜,没有冷饭冷菜,伙房的师傅们都戴着布巾,避免飞沫传播。“以后每天的饭菜都要保证是热的,餐具要煮过消毒,饮用水必须烧开,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叶青云叮嘱伙房的师傅。
接下来的几天,叶青云每天都去工地查看情况。患病的民工越来越少,到了第四天,所有患者都痊愈了,没有新增病例,工地的秩序也恢复了正常 —— 民工们又开始热火朝天地修路,号子声再次在工地上响起,比以前更响亮。
为了感谢叶青云和吴家堡,民工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工地门口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叶大人救民于疫,恩重如山”。一个老民工握着叶青云的手,激动地说:“叶大人,您是俺们的救命恩人!俺们一定好好修路,把路修得平平整整,让吴家堡的日子越来越好!”
叶青云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都是吴家堡的功臣,路修好了,不仅方便你们回家,还能让吴家堡的物资运出去,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疫情控制住后,叶青云还让人给每个民工发了半月工钱,兑现了之前的承诺。民工们拿到工钱,都笑得合不拢嘴,有的还说要介绍自己的同乡来吴家堡干活,跟着叶青云有奔头。
回到吴家堡后,叶青云特意去了制药作坊,跟孙大夫商量:“这次老卤水和大蒜管用,咱们可以把它们记下来,以后再遇到痢疾,就能快速应对。另外,咱们可以把大蒜做成蒜粉,加到行军散里,让轻骑们带着,预防行军中的痢疾。”
孙大夫点头:“好!我这就让人研究,把蒜粉加到行军散里,既能治病,又能预防,一举两得。”
耶律娟也笑着说:“这次多亏了你想起老卤水的偏方,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呀,平时看着沉稳,关键时候总能想出办法。”
叶青云握住她的手,笑着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 孙大夫的专业,段有鹏的执行力,民工们的配合,还有百姓们的支持,少了谁都不行。”
小白狐蹲在他们脚边,像是听懂了,对着他们轻叫了两声,尾巴轻轻晃着。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吴家堡的堡墙上,也洒在叶青云和耶律娟的身上,温暖而安稳。
这次的痢疾危机,不仅没有打垮吴家堡,反而让大家更团结,更信任叶青云。叶青云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只要他能守住初心,守护百姓,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而这条正在修建的官道,不仅会连接吴家堡和青运城,更会连接起吴家堡和百姓的心,连接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