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坚硬。他笑着说:“好!这批盔甲尽快送到大辽城,给铁牛的骑兵换上!还有铁锅和铁镐,一部分分给吴家堡的百姓,一部分运到青运城的商驿,作为贸易的商品,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万斤锤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吴家堡,甚至传到了青运城和大辽城。青运城的商家听说吴家堡有了 “万斤锤”,能快速做出高质量的铁器,纷纷派人来订购;大辽城的耶律烈也专门派人来打听,想请吴家堡的工匠去北蛮,帮他们也做一个万斤锤,提高北蛮的冶铁效率。
“耶律烈那边,咱们可以派两个工匠去指导,但核心技术不能外传。” 叶青云跟耶律娟商量,“万斤锤是咱们冶铁业的优势,要是其他势力都有了,咱们的竞争力就弱了。可以跟耶律烈约定,帮他们做一个小型的万斤锤,用来锻打骑兵的武器,作为交换,他们给咱们提供更多的马匹和皮毛,互利共赢。”
耶律娟点头:“好!我这就给哥哥写信,跟他说清楚情况。另外,咱们的商驿现在需要大量的铁器作为商品,万斤锤正好能满足需求,以后咱们的铁器贸易,肯定能成为大夏的龙头!”
随着冶铁效率的提高,吴家堡的其他产业也跟着受益。木工坊用冶铁厂做的铁锯和铁刨,能更快地加工木材,加快了商驿和房屋的建设;采石场用新做的铁镐,开采石料的速度提高了一倍,为修路和建城提供了充足的材料;甚至连酿酒坊,都用冶铁厂做的铁锅煮酒,效率更高,酒的口感也更好。
叶青云站在冶铁厂的凉棚下,看着万斤锤一次次落下,“轰隆” 的声响像一首雄壮的乐曲,诉说着吴家堡冶铁业的崛起。他想起最初人工锻打的困境,想起研发万斤锤时的种种难题,想起工匠们激动的笑脸,心中满是感慨 —— 在这乱世里,光靠蛮力不行,还得有创新的思维,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发展。
“以后咱们还要改进万斤锤。” 叶青云对王铁匠说,“比如在锤头底部装可更换的模具,既能锻打平面,也能锻打弧形,适合做盔甲的头盔和铁锅的锅底;再给绞盘装上更精密的齿轮,让锤头的高度调整更精准,适应更多种类的铁坯。”
王铁匠连连点头:“叶大人想得远!俺听您的,以后慢慢改进,让万斤锤越来越好用,为吴家堡做更多贡献!”
夕阳西下时,冶铁厂的炉火依旧通红,万斤锤的 “轰隆” 声还在继续。叶青云走出冶铁厂,看着远处的吴家堡 —— 工坊的烟囱冒着黑烟,商驿的旗帜在风中飘扬,百姓们扛着新做的铁锅回家,脸上满是笑容。他知道,万斤锤不仅解决了冶铁的难题,更开启了吴家堡产业升级的新篇章,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白狐不知何时跑到了他身边,蹭了蹭他的裤腿。叶青云弯腰抱起它,摸了摸它的绒毛,目光望向远方的大辽城 —— 铁牛的骑兵很快就能穿上新盔甲,大辽城的后路会更稳固,吴家堡的未来,会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