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走进堂屋,屋内已摆好了热水和点心。母亲拉着叶青云坐下,给他倒了杯热茶:“快喝点热水暖暖身子,娟儿早就吩咐厨房炖了鸡汤,说是等你回来就端上来。”
耶律娟坐在一旁,看着叶青云喝茶的模样,轻声说道:“你走后,工坊赶制了五十把火铳,还新招了二十个工匠;学堂也添了两个先生,现在有六十多个孩子上学了;流民安置得也挺好,有三十多户在堡外开垦了荒地,种上了玉米。”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对了,袁七前几日也回来了,说是虎啸山的征兵很顺利,已经招了三百多人,正在训练基础拳脚,他说等你回来,要跟你好好喝一杯。”
叶青云听着她条理清晰地说着堡内的事务,心中满是欣慰。耶律娟本是北蛮部落的公主,却能放下身段,将吴家堡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稳住了后方,还为他的事业添砖加瓦,这份心意,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夜宴团聚话成就,把酒言欢叙家常
傍晚时分,吴家堡的堂屋被收拾得格外整洁。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菜肴 —— 炖得酥烂的鸡汤、炒得翠绿的青菜、金黄的煎蛋,还有一盘耶律娟亲手做的琥珀糕,是叶青云最喜欢的点心。
袁七果然如约而至。他穿着一身黑色劲装,风尘仆仆,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依旧爽朗。见到叶青云,他大步上前,一把拍在他的肩上:“青云!你可算回来了!俺在虎啸山都快憋坏了,就等着跟你喝几杯!”
“一路辛苦,快坐。” 叶青云笑着让座,给袁七倒了杯酒,“虎啸山征兵的事,娟儿跟我说了,辛苦你了。”
“辛苦啥!” 袁七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山民们都愿意参军,说是跟着你能有好日子过。俺还跟他们说,等新路修通了,就能把粮食和武器运上山,以后训练更方便!”
堡内的村长也来了,他是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他端着酒杯,对着叶青云笑道:“叶大人,您修的新路可是大好事啊!俺们去青运城赶集,以前要走三天,现在走新路,一天就能到!等路完全通了,咱们吴家堡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叶青云站起身,对着村长和袁七举了举杯:“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没有村长您带领百姓开垦荒地,没有袁七你在虎啸山征兵,没有娟儿打理堡内事务,我也做不成这些事。这杯酒,我敬大家!”
众人一饮而尽,堂屋内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母亲给叶青云夹了块鸡肉,笑着说:“儿啊,你在外头要多注意身体,别总想着干活,吃饭要按时。娟儿这段时间也辛苦,每天天不亮就去工坊,夜里还在灯下看账本,你可得好好待她。”
耶律娟闻言,脸颊微微泛红,低头轻声道:“娘,我没事,都是应该做的。”
叶青云握住她放在桌下的手,指尖传来她的温度,轻声说道:“辛苦你了,以后我会多帮你分担。” 耶律娟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温柔,轻轻点了点头。
袁七看着两人的互动,笑着打趣:“哎呀,这小别胜新婚,俺们在这儿是不是碍眼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堂屋内的暖意更浓了。
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一个多月的成就:袁七说虎啸山的山民学会了使用连弩,打靶命中率很高;村长说堡外的荒地种上了玉米,预计秋天能有好收成;耶律娟说工坊新做的琥珀饰品,已经有客商来预订,等新路通了就能运出去卖;叶青云则说新路的路基基本完成,再过一个月就能铺完最后一层,到时候马车能日夜通行,物资运输会更方便。
窗外的夜色渐浓,堂屋内的油灯泛着暖黄的光,映着众人的笑脸。叶青云看着眼前的景象 —— 父母安康,妻子贤惠,兄弟同心,百姓安乐,心中满是踏实。这就是他拼命守护的家,是他无论走多远,都想回来的地方。
四、夜阑人静诉相思,执手依偎到天明
宴席散后,叶青云送父母回房,又跟袁七和村长嘱咐了几句新路和征兵的事,才回到自己的房间。耶律娟正坐在床边,整理着他带回的行李,将沾了泥的衣服叠好,打算明日清洗。
“别忙了,先歇会儿。” 叶青云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闻到她发间淡淡的皂角香,连日的奔波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耶律娟身体一僵,随即放松下来,反手握住他的手,轻声说道:“你不在的这些日子,我总担心你路上不安全,担心新路的工程出问题,每天晚上都睡不好。”
“让你担心了。” 叶青云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