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三国:我刘辩,让大汉再次伟大 > 第348章 一个扫堂腿先撂倒战友!

第348章 一个扫堂腿先撂倒战友!(1 / 2)

第348章 一个扫堂腿先撂倒战友!

汉兴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雒阳,尚书台。

空气中弥漫着墨汁与纸张的清香,混杂着殿内的沉香气息,太傅卢植端坐于案前,阅览着太上皇后昨日批阅后转发至尚书台的几份奏折,不时颔首,目光中流露出几分赞许之色。

实际上,尽管卢植当初表态支持太上皇后在天子御驾亲征期间临朝称制,但心里也多少有些打鼓。

自三代以来,除了太公与太祖高皇帝外,何曾有过这般“双日同天”的奇景

而如今太上皇后临朝称制,更是令大汉三日同天,恐怕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但你还别说,刘宏不当权了,朝廷上下的运转都顺畅多了。

哪怕是昔日谋划戕害前废后宋氏的太上皇后何氏,这近一月来表现出的仪态,给百官的感官便是四个字——母仪天下!

谁曾想这屠户家的女儿,竟也有了母仪天下的气度!

有人大不敬地在私下里隐晦地讽刺太上皇刘宏,以前汉时刘氏宗亲的今文学派代表人物刘向的那篇《晏子使楚》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言,隐晦调侃同一人在两朝不同风气下的表现。

甚至就连荀爽私下里,都曾赞叹太上皇后有故和熹太后遗风。

当然,荀爽作为天子的岳丈之一,自然是要倾力配合天子,故而与蔡邕等古文学派大儒通过《大汉邸报》为何皇后保持正面形象。

但在卢植看来,太上皇后虽不说当真有“女君”之风,但确已显露出一代贤后的风范。

近一月来的奏疏颇为繁杂,从幽州、并州边陲之地与鲜卑的零星冲突,到凉州汉羌之间的些许摩擦,再到秋日的诸多祭祀仪典。

乃至连北路的平叛大军主将皇甫嵩向朝廷请求调拨箭矢之事,这位太上皇后也处置得井然有序,竟直接令执金吾丞牵招从雒阳武库调拨十万支箭矢,由天子任命的中转调度官、黄门侍郎朱治来负责具体的运输调度。

不过卢植看得与旁人不同,他注意到的是侍中寺这个幕僚机构。

这个昔日不过是太上皇为了和百官夺权而创建的职能机构,如今竟能如此娴熟地辅弼着几乎没有多少从政经验的太上皇后,当真是不可思议。

就在卢植难得忙里偷闲感慨之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远而近,骤然打破尚书台的宁静,一名吏员匆匆入内,报称有四百里加急捷报送达。

“又是前线的捷报吗此番是哪一路建功了”

闻听捷报传来,首先得知消息的尚书台群臣自然欢喜,尚书令刘陶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就穿着双布袜便急步冲出尚书台,对着匆匆在尚书台前刚勒停马匹下马的骑卒追问道。

三名报信骑卒满身尘土,面露疲色,见一位只穿着袜子、官袍微乱的老者奔来,一时怔忡,相视迟疑。

中都官曹尚书赵谦恰好外出归来,也猜到了这三名报信的骑卒为何不语。

他昔年曾与黄巾贼作战,明白传达军报之人的规矩,捷报当先奏天子,再报尚书台,而天子不在雒阳,几人虽见刘陶从尚书台中奔出,却不知刘陶是何身份,不敢贸然答话。

赵遂温声介绍道:“此乃尚书令刘公,吾为中都官曹尚书赵谦,平蜀将军赵温赵子柔的胞兄,尔等但说无妨。”

在尚书台的台阁外,显然没有人敢胡言乱语谎报身份,三名骑卒也不再缄口不语,朗声禀报道:“启禀令君,乃是西路与东路汇合中路大军,三路合击叛军,大获全胜!”

刘陶顿时愣住,面露惑色。

天子议战那日他也在场,明明只议定北、西两路,何来中路

即便算上兖、豫二州郡国兵,也不该凭空多出个中路啊!

刘陶心头一紧,面露警惕之色,悄无声息地向后退了两步,旋即猛地转身疾奔,,同时朝两侧卫士高声疾呼道:“有细作!捉拿逆贼!抓贼啊!”

两旁宿卫宫中的卫士,并非武卫,而是卫尉所辖的三署郎与执金吾卫。

虽然反应稍显迟钝,但一听刘陶这位尚书令呼救,顿时个个眼冒精光。

这哪里是贼人,分明是天上掉下的功劳!

既抓捕了闯入宫中的细作,又救下了并护持了当朝尚书令,岂不是泼天的机遇啊!

“令君退后!”一名三署郎厉声喝道,一把将刘陶护至身后,拔剑指向骑卒。

其余卫士顿时暗骂了一声可惜,随后宛如饿虎扑食般一拥而上,齐齐扑向那三个行走的功劳!

此刻所有卫士都恨不得爹娘给他们多生条腿,若是如此便能在第一时间……给身旁的袍泽来上一记扫堂腿将他狠狠撂倒!

哥们,下次再见,你就要向我行礼了!

三名骑卒昼夜赶路,疲惫不堪,尚处于茫然之中,便已被如狼似虎的卫士狠狠压倒在地。

落了后的

最新小说: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绝对权力 箱子里的战锤40K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从宠物店开始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