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站在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前,双手交叉于胸前,目光沉稳地注视着屏幕上那支正在集结的外星舰队。
画面中的每一艘战舰都仿佛拥有生命,表面的能量纹路如同呼吸般起伏不定。
“他们的技术远我们对已知文明的认知。”
伊莎贝拉的声音在会议室内响起,“如果不能找到突破口,我们的防线将无法承受第一波攻势。”
烈风坐在一旁,双臂撑在桌上,眉头紧锁。
“可我们现在连他们真正的母星在哪都不知道,怎么打?”
“先不急着打。”
星耀缓缓开口,“我们要做的是制定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从军事、科技、外交三个方向同时推进。”
他转身面对众人,声音坚定:“召集所有将领和谋士,立刻召开战略研讨会。”
---
会议室内灯光明亮,长桌两侧坐满了来自各星系的指挥官与智囊团成员。
有人神情凝重,也有人略显疲惫——银河系刚刚经历了数月的和平建设期,如今又面临新的战争威胁,不少人还未能从经济展的节奏中调整过来。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心里有疑问。”
星耀环视全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为什么我们才刚结束一场战争,又要准备下一场?因为敌人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时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场战斗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生存。
如果我们现在不做出反应,等到他们真正动进攻时,就只能被动挨打。”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那么,情报呢?”
一位年长的参谋开口,“我们对这支新势力了解多少?”
“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
星耀示意林锐上前。
林锐调出全息影像,一组数据浮现在空中:“敌方舰队由活体战舰组成,具备自我修复与进化能力。
基地位于‘灰影星云’深处,结构类似蜂巢,内部似乎存在某种神经网络系统。”
“也就是说……他们的舰队是活着的?”
一名年轻的战术分析师皱眉。
“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物与机械高度融合的技术。”
伊莎贝拉补充道,“这种技术远远出我们现有的认知体系。”
“所以问题来了。”
烈风站起身,“我们该怎么对付一个会自己变强的敌人?”
“答案在于他们的弱点。”
星耀走到投影前,调出一段分析数据,“根据侦察队带回的情报,这些活体战舰虽然适应性强,但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能量波动异常的情况。”
“哪种环境?”
一名工程师追问。
“高能粒子风暴。”
伊莎贝拉接话,“我们之前在一次星际实验中现,某些频率的粒子流会导致生物组织失衡。
如果这种现象适用于他们的战舰……”
“那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星耀点头,“但光靠这点还不够。
我们需要多线并进,构建全方位防御体系。”
---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会议室内展开了激烈讨论。
围绕敌人的优势与劣势,各方专家展开深入分析。
“他们的舰队虽然强大,但依赖中枢控制。”
林锐指出,“一旦中枢被破坏,整个舰队可能会陷入混乱。”
“但我们不知道中枢的位置。”
烈风反驳,“而且他们的基地戒备森严,贸然进攻只会造成无谓牺牲。”
“那就需要联合盟友。”
星耀看向外交官代表,“我们必须争取更多支持,建立统一战线。”
“问题是,并非所有势力都愿意参战。”
外交官迟疑道,“有些还在观望,甚至担心我们会借机扩大影响力。”
“那就让他们看到利益。”
星耀冷静回应,“银河系的稳定对他们同样重要。
如果任由这支外星舰队扩张,最终受害的不只是我们。”
“另外,科技研也不能停。”
伊莎贝拉补充道,“我们需要加快对活体战舰的研究,看看是否能逆向工程出对抗手段。”
“资源分配是个难题。”
一位后勤官员皱眉,“军备升级和科研投入都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
星耀沉思片刻,随即做出决定:“分阶段推进。
前期优先强化边境防御,确保前线安全;中期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尽快找出有效对抗方式;后期再逐步提升整体战力。”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计划。
“我同意。”
烈风率先表态,“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也能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做好准备。”
“我也支持。”
林锐点头,“只要我们能掌握主动权,就有机会赢得这场战争。”
---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