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冷清三分,比黛玉还难搞七分…我这贸然去要花儿,不会被当成登徒子,用扫帚打出来吧?”
到了庵前,果不其然,清冷得连鸟叫声都没有。
宝玉硬着头皮敲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条缝,露出一个小丫头警惕的脸。
宝玉赶紧堆起十二万分真诚的笑容:“烦请通报妙玉师父,就说怡红院贾宝玉,奉李纨社长之命,特来求一枝红梅装点诗会,以振…呃,以助雅兴。”
小丫头进去了。
宝玉在门外冻得直跺脚,感觉像在等高考成绩。
半晌,门又开了,出来的竟是妙玉本人!
依旧是一身素衣,清冷如月,只是手里捧着一枝开得正艳的红梅。
那梅枝虬劲,花朵红得像是把天地间的精气都吸了进去。
妙玉眼皮都没抬,只淡淡道:“此花不俗,配得上你们那烟火气里的‘雅兴’。
拿去。”
说完,把花枝往宝玉怀里一塞,转身,“砰”
地关上了门。
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宝玉抱着那枝还带着冰雪寒气的红梅,愣在原地,鼻尖萦绕着清冷梅香,半晌才回过神来,对着紧闭的门作了个揖:“多谢仙姑赐花!”
心里嘀咕:“这位姐姐…真是人狠话不多,连个‘不客气’都省了。”
不过,任务完成!
宝玉抱着红梅,像抱着个宝贝似的,屁颠屁颠跑回去了。
红梅到手,众人又是一番赞叹吟咏。
热闹过后,贾母这位“老顽童”
话了:“诗也作了,梅也赏了,不够乐呵!
走,去暖香坞找四丫头(惜春),让她画下来!
顺便,咱们再猜猜灯谜,考考你们的机灵劲儿!”
暖香坞里,惜春正对着画纸愁:“老祖宗,您这雪景加红梅的命题作文,难度系数有点高啊…”
贾母才不管,兴致勃勃:“灯谜!
灯谜!
谁先来?”
李纨先出:“‘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
众人抓耳挠腮。
惜春小声问探春:“三姐姐,观音菩萨家谱失传了?”
探春扶额:“…妹妹,重点在‘世家传’和‘未有’。”
最后还是学霸宝钗淡定揭晓:“‘虽善无征’。”
。
众人恍然大悟:“哦”
李纨点头:“宝丫头通透!”
李纹接着出:“‘一池青草草何名’?”
薛姨妈猜:“浮萍?”
李纹摇头。
湘云抢答:“水藻?”
还不对。
黛玉幽幽道:“莫不是‘蒲芦也’?”
(《中庸》里一种草)。
李纹笑道:“正是!
林妹妹果然心思巧。”
黛玉矜持地抿嘴一笑,心里小得意。
李绮也来一个:“‘水向石边流出冷’——打古人名。”
这个有点难。
宝玉猜:“山涛?”
不对。
探春猜:“冷泉?”
也不对。
凤姐凑热闹:“哎呀,水碰到石头变冷了,这不就是‘碰壁凉’嘛!”
众人哄堂大笑。
最后还是宝钗解围:“可是‘山涛’?”
。
李绮点头:“宝姐姐博学。”
凤姐嘀咕:“山涛?我还海浪呢…这谜语也太弯弯绕了!”
最后,贾母笑眯眯地掏出了她的“王炸”
:“听我这个:‘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品。”
众人开动脑筋。
宝玉:“桃子?猴子爱吃桃!”
贾母摇头。
宝钗:“杏子?”
不对。
黛玉:“李子?”
也不对。
湘云急了:“老祖宗,您这猴子站树梢…是吃果子还是表演杂技啊?”
贾母乐得合不拢嘴,像只偷到油的老鼠:“都不对!
再猜猜,这猴子站得高,看得远,可那树枝子…承不承得住它啊?”
她意味深长地环视了一圈这满堂的富贵繁华。
薛姨妈灵光一闪:“哎呦,莫不是‘荔枝’(立枝)?”
“对喽!”
贾母拍手,“可不就是‘荔枝’嘛!”
众人纷纷称赞:“老祖宗这谜语又巧又吉利!
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