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持曝光度去接一些食之无味的工作。
我想……自己做点事情。”
纪靳修合上报告,身体微微后靠,摆出了认真倾听的姿态:“比如?”
“我想成立一个工作室。”
洛梨的眼神变得清晰而坚定,“不只是一个挂名的空壳,而是一个真正能自主开项目、聚焦女性题材、挖掘有深度、有社会意义的作品的工作室。
就像《她的岛屿》这样的故事,市场上太少了。
我想利用这些年的积累和人脉,去现、去扶持这样的创作,甚至……自己尝试参与制作。”
这个想法在她心中酝酿已久。
经历了《她的岛屿》的洗礼,她不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被选择的演员,她渴望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去主动创造和传递她所认同的价值。
这不仅仅是事业上的进阶,更是她作为成熟女性、作为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内心生出的一种责任感和表达欲。
纪靳修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早已料到她会走上这一步。
他沉吟片刻,问道:“有具体的规划吗?”
“有一些初步的想法。”
洛梨拿起旁边的平板电脑,调出她这些天整理的笔记,“前期可能规模不会太大,先从剧本孵化开始,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编剧和导演,也可以关注一些新人。
资金方面,我可以用我自己的……”
“资金不是问题。”
纪靳修打断她,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纪氏旗下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我可以让陈默对接,给你最专业的财务和法律支持。”
他的支持来得如此迅和直接,甚至主动提供了她尚未开口求助的资源。
洛梨心中感动,却摇了摇头:“不,靳修。
这一次,我想先靠我自己。
我想看看,抛开‘纪太太’这个身份的光环和便利,我洛梨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她的眼神清澈而倔强,“如果以后工作室真的展起来,需要更大的资本运作,我们再谈合作,好吗?”
纪靳修看着她眼中那份熟悉的、属于她自己的光芒,那是独立、自信、渴望证明自我的光芒。
他没有坚持,只是微微颔:“可以。
需要任何帮助,随时开口。”
他知道,她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一个完全由她自己主导、证明自身价值的过程。
他尊重她的选择,也相信她的能力。
“谢谢。”
洛梨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感激与爱意。
她知道,他的放手与信任,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支持。
“不过,”
纪靳修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平板的屏幕上,手指点了点她列出的一些潜在项目方向,“这个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的选题,还有这个探讨都市女性中年危机的项目,可以考虑和纪氏慈善基金会联动,从公益角度切入,或许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政策支持。”
他没有干涉她的创作自主权,而是从另一个维度,提供了更具建设性和战略眼光的建议。
这恰恰是洛梨目前最需要的——一个拥有庞大资源和视野的伙伴,而非一个事无巨细的管理者。
洛梨的眼睛瞬间亮了:“对!
这个角度太好了!
我怎么没想到!”
她兴奋地拿起笔,开始在本子上飞快地记录起来。
书房里,灯光温暖。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夫妻,更像是即将开启一段新事业的盟友。
他提供着坚实的后方保障与战略视野,她则凭借着对内容的敏感与执着,勇敢地开拓前方。
彼此独立,又彼此成就。
几天后,洛梨的工作室悄然注册成立,命名为“岛屿文化”
。
没有盛大的布会,没有通稿宣传,只是在苏珊的协助下,开始了低调而扎实的筹备工作。
她联系了之前合作愉快、理念相投的编剧和导演,也开始留意市场上那些有潜力但可能不被主流看好的剧本和创作人。
与此同时,纪靳修那边,也迎来了一个关乎未来的重要节点。
等等即将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阶段。
按照惯例,纪家这样的家族,对于继承人的教育路径早有规划,通常会是顶尖的私立贵族学校,一路直升,为未来接手家业打下坚实基础。
纪老夫人甚至亲自打来了电话,过问此事,话语中透露出对曾孙就读家族传统合作校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