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明朝第一悬案(2 / 3)

斧声”的故事。

这也是很多历史学家,学者都会去深入去考究的事情,虽然最后得出的结论基本都是不可信。

但看看朱棣的死,历史学家,学者们都懒得去考证那些什么野史,懒得说,一句话带过。

那么,我们看看“烛影斧声”的野史是怎么说的?

这个说法最先出现在北宋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和尚文莹的《湘山野录续录》里面。

说是当天晚上,赵匡胤忽然病重,召赵光义过来密谈,左右都离得远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有人看到烛影摇动,赵光义似有退后躲闪的动作,不久,又传出斧柄击打地面的声音,然后是赵匡胤说了一句“好做,好做”,然后就睡觉去了,鼾声如鼓,但五更之后,侍卫发现赵匡胤死了。

这样的一个故事,那当真是从北宋开始,到现代,都有无数的官员,专家,学者在讨论,在考究。

比如司马光,他就不信这个说法,但他在自已的书里,没有记录这个,但记载了个后半截的故事。

就是皇后让王继恩召赵德芳入宫,结果王继恩不去找赵德芳,而是去通知了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然后赶紧进入皇宫。

皇后以为是赵德芳来了,结果一看是赵光义,当即就求饶:“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后面到南宋《续资治通鉴长篇》作者李焘,也是不太信烛影斧声的说法,但又无法确定,所以干脆将两个故事都给搞到了书里。

自此,这件事成了后来历代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包括像清朝的纪晓岚也考究过这个事情,认为烛影斧声的故事根本没有任何提到谋杀的意思,这是后人牵强附会。

到现代,依旧有学者在考究这事,总的来说,就是这个烛影斧声的故事和当时其他的记录啊,规矩啊,情况啊都对应不上,所以应该是假的。

再看看朱棣之死的野史,做梦死,丹药死就不说了,被马云毒死的说法,就一句话,因为经常责备马云,然后马云害怕,就把他毒死了。

阴谋论呢?就是因为朱棣压制文官集团,迁都,下西洋什么的和文官集团有利益冲突,所以朱棣是被害死的。

看到区别了吧?

先不管这些故事啊,记录啊的真假,前者是有记录具体事情的过程,线索指向,所以后人在那里猜来猜去的。

而后者呢?事件的过程,线索是完全没有的,就一个结论!

这不就是,你邻居人没了,因为你昨天跟他吵了一架,所以你一定就是凶手吗?

所以啊,烛影斧声能让那么多历史有名的史学家,学者,官员讨论几百上千年,而朱棣之死的阴谋论,除了最近这几年网络上营销号闹得凶,基本没人讨论研究。

那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设没有烛影斧声这个故事流传下来,那么到了现代,阴谋论会怎么编写故事呢?

那就是因为皇帝怎么可能将皇位传给兄弟而不是儿子,所以赵匡胤是被赵光义杀的。】

...

“不是,怎么又扯到朕头上了,都说了,那是胡编乱造,朕没有谋害皇兄,那个该死的和尚是谁?还有那司马光,写的什么玩意?朕是光明正大按照皇兄的遗愿继承的,没有那些什么扯淡的什么抢先入宫控制局面的行为!简直气死朕了!”

赵光义气得面色通红。

...

宋神宗时空,司马光看到赵光义发飙,吓得那是深深的低着头,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

宋神宗看了一眼司马光,只能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

没办法,虽然他不喜欢这些守旧派,而且守旧派在天幕博主的口中,大多数时候都是被批评的,但是三次得到天幕奖励,其中也有司马光啊,苏轼这些人的功劳。

...

赵匡胤:‘哎!’

...

“所以说啊,这些阴谋论者们,一个个的都是那什么来着?”明成祖朱棣呵呵一笑。

“脑残?”朱高炽道。

“对,就是脑残!编故事也编完整一点行吗?什么过程都没有,直接就得出结论,这些人读的个什么书?简直就是不学无术,还要自作聪明!”

...

“这些阴谋论患者,确实挺脑残的。”清朝乾隆帝又冒泡了。

但这一次,倒是没人再怼他了。

...

【好了,朱棣的事情说到这里了。

现在接下来说说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活多少岁,不太确定。

正史:烧死的。

野史:出家当和尚,隐居民间,逃亡海外。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在历史上,那也是一大热门话题,从古到今,也是有着无数的专家学者讨论研究的,至今也没有个定论!

因此,朱允炆下落之谜,也被称之为明朝第一悬案。

咱们先说一

最新小说: 司掌天地 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 鸿蒙魂武诀 从人世间开始穿越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咸鱼外室的躺赢日常 玄幻:一剑斩九天,尔等退下! 一坛气血蛊,我一人手撕群妖数魔! 开局成为首座,签到极道帝兵! 凡尘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