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省,然后中书省觉得无异议之后再让翰林学士草制,如此这道诏书就正式具备了生效的一切步骤和手续。
韩琦还没回到中书省就已经有太监将赵祯的手札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韩琦立马叫人去学士院找来了翰林学士王珪并让他草写立赵宗实为皇子的制书,可王珪在得知自己即将要草写的制书内容后竟然拒绝了。
王珪说道:“此等大事我必须要当面听到陛下亲口对我说,要不然我不敢草制。”
第二天王珪如愿见到了赵祯,他说:“陛下,你真的决定立赵宗实为皇子了吗?天下人可是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但是,听外面的人都说这是大臣们逼着陛下这样做的,倘若这不是你的本意,那这事可就是祸患了。”
赵祯指着自己的胸口简单而明确地回了一句:“这当然是朕的决定,现在朕意已决,爱卿就不要怀疑了!”
得到赵祯肯定的答复后,王珪激动得像张昪一样跪地拜贺:“此事既然是陛下的独断真乃天下之福也!”
王珪这人我们其实前面早就提到过,这里再来简单说一下他几个值得说道的社会人际关系:他的同年进士里有一个人叫王安石,他的外孙女是李清照,他的孙女婿则是“名垂青史”
的秦桧。
王珪这辈子都不可能知道他的外孙女李清照以及他的孙女婿秦桧会在千百年后有多知名,他现在就是一个翰林学士,而他此番在立储之事上的谨慎和稳重也赢得了老前辈欧阳修的赞誉——真学士也!
制书既下,赵祯命赵从古和赵宗谔两位皇室宗亲带着他赏赐给赵宗实的袭衣、金带和银绢去迎接赵宗实入宫。
这个赵从古是赵匡胤的重孙、赵德芳的孙子,他此时的职务是登州防御使兼判宗正寺,而赵宗谔则是赵宗实的堂兄,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头上的虢国公爵位就是由他来继承的。
赵祯在这二人临行前特意交代,如果赵宗实仍然称病就把他给抬入宫中。
这下赵宗实想必应该不会再推辞了吧?然而,事情真如赵祯所担忧的那样,赵宗实果然称病不出,他就赖在床上说自己病了起不了床。
赵宗谔听了这话瞬间就火冒三丈,他以责备的口吻对赵宗实说道:“你为人臣子怎可如此执意坚拒君父的授命?你还有没有一点君臣之礼?我并不是不敢把你强行架入宫中,但如果真的那样,恐怕你的恶名就会传遍于天下及后世,这个污点你这辈子都洗刷不掉!”
让赵宗谔气得差点吐血的是,即便他一通暴怒,可赵宗实就是不肯起床,他坚称自己真的是有病,而非故意不肯受命。
听说这事后,有一个人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此人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赵宗实的笔杆子(计室)周孟阳。
赵宗实之前所上的十八道请辞奏表皆是出自这个周孟阳之手,而每写一道奏表赵宗实都会给周孟阳一笔赏钱,最后周孟阳从赵宗实这里赚取的“稿费”
竟高达千余贯,这差不多就是现在的五六十万元人民币。
周孟阳直接进入赵宗实的卧室对其进行劝导:“陛下早就知道你是一个贤者,如今得蒙上天的垂青,陛下决意立你为皇子,可你却在这里装病不出,这从道义上来说你实在是做得有些过分了!”
赵宗实回道:“我这样做就是不想当什么皇子,谁知道我进宫之后到底是福还是祸?”
周孟阳气不打一处来,他直接一语点醒了赵宗实:“你要是不接受陛下的诏命,一旦有人向陛下推荐别人当这个皇子,那么当此人某天荣登大位后,你觉得你就能确保自己不遭横祸吗?只怕到时候你才会真的大祸临头吧!”
听了这话,赵宗实随即翻身而起,他拍着大腿大悟道:“哎!
我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
于是,赵宗实这才起床收拾行装并与前面两位赵氏皇族一同进宫。
此外,与他一同进宫的还有他的家眷和近身侍从,总计不到三十人,他们所携带的行礼也少得可怜,史称其“行李萧然,无异寒士,有书数橱而已”
。
需要注意的是,这二十多人里面就有赵宗实的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以及他唯一的妻子。
他的长子就是未来的神宗皇帝、此时已经十四岁的赵仲针,而他的妻子正是当年他在宫中时与他同龄的儿时玩伴、后来被史学界的某些人吹捧为“女中尧舜”
的高滔滔。
在他俩十五岁那年,赵祯和曹皇后为他们二人赐婚,讽刺的是,这个高滔滔本来是她的姨妈准备养大之后送给赵祯当侍妾的,而她的那位姨妈正是曹皇后。
赵祯在女色方面的口味没有曹操那么重,他就喜好那种妙龄少女。
不过,赵祯虽然好色,但他并非无耻之徒,而且也还算是君子好色但却取之有道。
他早就看出赵宗实和高滔滔打小就很有夫妻相,如此他也算得上是君子有成人之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