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48章 官场大盗

第48章 官场大盗(2 / 3)

进一步却也是只能在一旁为其加油呐喊。

作为儿女亲家,李迪不可能出面保举范讽,毕竟在这种事情上面身为宰相的他必须得避嫌。

就在“被迫害妄想症患者”

吕夷简想着怎么对付范讽和李迪这两个穿同一条裤子的“政敌”

时,范讽自己那边出问题了,而且出得是让范讽欲哭无泪——他的身体突然垮了,严重到他不能去衙门上班理事。

范讽这边气得是捶胸顿足,他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眼看就要有机会千年媳妇熬成婆,可就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他的身体却不争气,老天爷不是没给他机会,这也只能怨他自己点背。

身为掌管大宋经济大权的堂堂三司使竟然没法正常办公,这可是件天大的事,这更是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

眼见其病情没法在短期内出现好转,范讽不久就因病被朝廷免去了三司使之职,赵祯改任他为翰林侍读学士、管勾祥源观。

曾经的大宋御史中丞、三司使如此一来竟然混成了一个去管理道观的老头儿,心有不甘且整日在病中穷极无聊的范讽便再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当嘴炮。

范讽给赵祯上了一道奏疏,大概意思就是说朝廷应该选择真正有本事的人担任东西两府的长官,那些尸位素餐者统统都该被清理出去。

这一下范讽可就把吕夷简给得罪了,虽然他没有在奏疏里对吕夷简指名道姓,但别忘了神经高度敏感的吕夷简这会儿可是身患“被范讽迫害妄想症”

,吕夷简也就此认定范讽这道奏疏就是在拐弯抹角地指责他。

不过,我们这里还是那句话,这纯粹就是吕夷简自己敏感过度,范讽吹他舔他都还来不及,又怎么敢跟他吕大宰相唱对台戏呢?

为证自己的“清白”

,同时也是为了向吕夷简“澄清事实”

,范讽干脆在接下来的一道奏疏里直接点了参知政事王随的名,也就是说他之前所指的尸位素餐者正是王随。

很遗憾,范讽此举仍然让吕夷简感到不快。

此外,对范讽来说,他的这两道奏疏还为他引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大麻烦——外界开始疯传说范讽之所以揪着王随不放就是想对王随取而代之。

面对种种议论,深陷舆论漩涡之中范讽不得已主动上疏请求外放为官以证明自己绝对没有想取代王随的意思。

那好吧!

既然你范讽同志难得这么要脸,那我吕夷简就成全你。

于是,范讽求瓜得瓜,他被吕夷简一脚踢出开封,让他去了兖州做知州。

是不是觉得事情到了这里就该完事了?可是,宋朝官场的游戏规则偏偏不是这样,你有多倒霉不是看你刚倒霉的时候,而是你是否会在路上被人再补上一枪,然后紧接着又给你追加一个行政处分。

很不幸的是,范讽还没走到兖州就被人补枪了,而在他背后打黑枪的这人正是在民间的小说和戏曲里大名鼎鼎的庞太师——庞籍。

此时的庞籍不但是开封府的判官,而且还同时兼任着负责监察百官言行的御史之职,而被他所盯上的人正好就是范讽。

庞籍弹劾范讽的不法之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两件。

一件是范讽在担任三司使的时候给一个名叫吴守则的下属升了官,此人当时的职务是左藏库监,就是给皇帝看守库房的。

范讽不但给吴守则申请加官,而且还送给了吴守则一套银制的马鞍,庞籍据此指控范讽是在动用公权结交权贵。

结交权贵?“庞太师”

这是何出此言呢?因为这个吴守则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京城小官,但他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当时正被赵祯疯狂宠幸的那位尚美人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尚美人的这位弟媳正是这个吴守则的女儿。

也就是说,范讽给吴守则奏请升官并送礼实际上是在结交与当今皇上走得最近的尚美人,其目的就是希望这位尚美人某天能在赵祯耳边替他美言几句,这便是庞籍所说的“结交权贵”

这是庞籍弹劾范讽的第一件事,而另一件事则是让人有些大跌眼镜,因为庞籍说范讽在离开京城前往兖州任职时当了一回盗窃犯。

回头看看范讽身为御史时所斗倒过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此人按理说完全就是一个刚直不阿的正臣和直臣,是一个类似于传说中的包拯和海瑞一样的人物,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被庞籍指控为一个盗窃国家公物的官贼。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这范讽在离京前往兖州之前曾大肆哭穷,于是他就借用自己头上的那顶“翰林侍读学士”

的官帽跑到翰林院顺手带走了一套白金器具,按他后来的说法他这是暂时“借用”

,但在到达齐州的时候他却把这套器物高价卖出。

这件事的玄妙之处就在这里,因为范讽觉得送给吴守则的那套银制马鞍实在是让本来就很穷的他觉得肉疼,他是为了把自己的财产损失给找补回来才顺手“借”

走了翰林院的那套价值数千两银子的白金器物,而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万兽之国(H) 乖,再让我亲一口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