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何职?"
黄忠正色道:"
刘使君主政后,提拔末将为校尉,随刘磐将军任副将之职。
"
"
这便是问题所在。
"
秦鸣缓步上前,"
将军口口声声说不愿背主,可刘表对将军有何恩情?"
"
既不曾如我军这般礼数周全,又未似秦太守那般知遇之恩。
他提拔将军,不过是身为荆州刺史的本分,何谈恩义?"
"
况且我军此来师出有名。
其一,当日刘表无故攻我城池,杀我将士,此仇必报;其二,听闻董卓已死,我军欲北上勤王,皆因刘表阻路才起兵征讨。
"
"
说来当日进犯之时,将军亦是其中一员。
按常理,生擒将军就该就地正法。
但主公惜才,非但不杀,反而以礼相待。
这才是真正的恩义!
"
说到此处,他直视黄忠:"
我看将军也是明理之人,怎会如此不辨是非?"
"
刘表对你无恩无义,你却要誓死效忠;我军待你恩重如山,你却冷面相向,这是何道理?"
"
这末将"
黄忠语塞,一时竟无言以对。
秦鸣见状,又笑道:"
再者,依我看将军所谓忠义,恐怕并非忠于刘表,而是忠于职守罢了。
只因刘表身居刺史之位,将军才误以为要效忠于他。
"
"
将军可曾思虑一事?刘表虽为荆州刺史,然我主乃征南将军!
"
"
按常理而言,刘表尚可不提,但将军本就应归附我军麾下"
"
如今我军诚意相劝,望将军弃暗投明,共讨叛逆,为何仍执迷不悟?"
他对黄忠的性格了如指掌。
在投效刘备前,黄忠并未真正效忠于任何主公。
先是追随秦颉,后随刘表,刘表亡故后便留在韩玄帐下。
频繁更换主公并非因为忠于个人,而是忠于职责!
只需点明这点,黄忠自然就能明白!
这番话令黄忠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神情极为挣扎。
在场众人想起当初秦鸣说服甘宁归降的场景,无不暗自称赞。
新到的刘晔、秦松、鲁肃等人见状,皆叹服军师辩才无双。
听闻此言,即便黄忠此刻不降,回去细想后也必定来降!
唯有孙坚满意笑道:
"
黄将军初到,不妨先思量几日!
"
"
若愿归顺,我当以牙门将军之位相待,甚爱将军武勇!
"
"
若不愿归附,我亦放将军离去。
唯望将军日后勿再助纣为虐,阻我北伐之路!
"
"
孙将军真要放我走?"
黄忠猛然抬头,脸上再度动容。
四十余年岁月,虽已位列将军,却从未受过如此礼遇!
牙门将军虽是杂号,但终究仍是将军之位!
不降竟也不杀?
见黄忠如此,孙坚当即道:
"
正是!
若将军执意要走,现在便可启程!
"
"
来人,带黄将军下去休息。
若将军要走,不得阻拦!
"
话音刚落,侍从即刻入内,低声道:
"
请将军随我等来。
"
黄忠怔怔跟随,行出数步突然转身,扑通跪地泣声道:
"
忠乃败军之将,不识恩义,将军如此厚待,岂能不动于心!
"
言罢叩:
"
黄忠黄汉升,拜见主公!
"
"
好!
"
孙坚虎目含喜,连忙扶起黄忠:
"
今日胜不足喜,得将军方为大喜!
"
“得将军相助,如添十万精兵!”
黄忠闻言,面露惭色,拱手道:
“主公这般厚待,末将心中更觉愧疚!”
往事涌上心头,他不禁暗生悔意,却又神色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