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鸣肩头重重捶了两下,笑骂道:
"
好个刁滑的小子!
"
秦鸣揉着肩膀苦笑道:
"
不是主公要我直言不讳么?"
"
哈哈哈"
见其模样,孙坚再度开怀大笑。
笑声渐歇后,他望着江面轻声喟叹。
"
这么多人中,就数跟你小子说话最痛快,从不拐弯抹角!
"
他接着问道:
"
说起来,我有个问题想请教!
"
"
哦?请讲!
"
秦鸣笑着回应。
孙坚沉吟片刻,正色道:
"
我就是好奇,你究竟是怎么知道周公瑾这号人物的?"
"
按理说你是兖州人士,怎能对各路人才如此了解?"
秦鸣闻言得意一笑:
"
若我说是天生的本事,主公信吗?"
"
这"
孙坚先是一愣,随即忍俊不禁,学着秦鸣的腔调打趣道:
"
信你才有鬼,你这滑头坏得很!
"
随即又笑道:
"
罢了,既然不愿说,我也不勉强。
走吧,那周家小子到了,咱们去迎迎。
"
说罢便朝码头方向走去。
秦鸣这才注意到,方才交谈间周瑜的船队已悄然靠岸。
一名英挺少年正阔步而来,身量竟与孙策相仿。
他赶忙跟上孙坚。
不多时,孙策便引着周瑜来到父亲面前。
低语几句后,周瑜神采飞扬,当即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
侄儿周瑜,拜见孙伯父!
"
话音未落,另一膝已然着地,恭恭敬敬叩了三个响头。
孙坚连忙搀扶:
"
使不得!
公瑾快快请起!
"
周瑜顺势起身,含笑道:
"
应当的。
伯父有所不知,小侄与伯符义结金兰,见伯父如同拜见家父,自当大礼相待。
"
"
好儿郎!
"
孙坚闻言龙颜大悦,拍着周瑜肩膀赞道:
"
难怪伯符常在我面前夸你,果然是少年俊杰!
"
言语间满是赏识之意。
这时孙策上前,指着秦鸣对周瑜说:
"
见过家父,该拜见先生了。
"
"
先生?"
周瑜目光转向秦鸣,眼中闪过惊喜,上前拱手道:
"
阁下莫非就是秦子若先生?"
这熟悉的一幕让秦鸣暗暗扶额,不由想起初遇孙策时的场景。
以周瑜素来恢弘的气度,总不该和孙策一个脾性才是?
思及此,他含笑问道:
"
怎么,公瑾也听说过在下?"
周瑜闻言,立即神色恭敬地说道:
"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见,果然气度非凡!
"
"
听闻伯符曾受先生教导,待您如师。
瑜既为伯符义弟,自当以之礼相待。
"
说罢便郑重地向秦鸣行了一礼。
秦鸣连忙扶起周瑜:"
公瑾不必如此多礼。
"
周瑜起身后真诚地说道:
"
先生才学渊博,精通兵法谋略。
瑜听闻先生事迹已久,今日一见,更生敬仰之心。
"
"
此行虽因伯符之故,但这番礼数却是自肺腑,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
孙策在一旁笑道:
"
先生就接受吧。
公瑾向来仰慕先生,这礼数应当的。
"
话未说完就被秦鸣瞪了一眼。
这眼神分明在说:
同样是年轻人,差距怎就如此之大?
不过看向周瑜时,秦鸣也不禁心生好感。
周瑜不仅气度宽宏,更兼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