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步,无数文书自军营飞驰而出,遍传扬州各郡县。
宣告孙坚即将履新刺史之职。
同时各将领兵持诏,分赴寿春以北诸县。
孙坚挥师南下两日后
扬州九江郡治所寿春城内,刺史府中肃穆非常。
年近花甲的陈温端坐主位,两侧文武肃立。
厅内落针可闻,众人皆面色凝重。
他们在等待陈瑀归来——原定一日往返,如今逾期未归,这反常情形令众人忧心忡忡。
陈温身侧的青年突然颤声开口:"
父亲,陈公玮莫非畏罪潜逃了?当初他信誓旦旦能诱来孙坚,如今迟迟不归,若是计谋败露"
这说话者正是陈温独子陈安。
他满脸惧色继续道:"
早说袁公路靠不住!
孙文台连董卓都能大败,我们"
"
住口!
"
陈温怒目呵斥,"
再敢胡言就掌嘴!
"
陈安顿时缩颈噤声。
陈温望着不成器的儿子暗自叹息。
自己为官数十载才主政一方,独子却这般懦弱。
这次冒险究竟是为何?想起答应袁术与孙坚为敌的决定,他此刻追悔莫及。
但事已至此,唯有硬着头皮走到底。
他转向爱将桥蕤:"
子华以为如何?"
魁梧的将军起身禀报:"
陈公玮应当不敢逃遁。
末将所虑者,是孙坚帐下谋士秦子若慧眼如炬。
若计谋被识破,陈公玮性命堪忧。
如今逾期未归,恐凶多吉少。
"
"
如之奈何?"
陈温眉头紧锁。
桥蕤献计:"
当派哨探侦察孙坚军动向,同时调兵于寿春郊外设伏,以防突袭。
"
"
糊涂!
"
陈温重重叹息,颓然挥手。
以下为厅堂内,桥蕤正欲领命退下,忽闻传报声自外而入:"
主公,陈公玮归来了!
"
陈温闻言面露喜色,连声催促:"
请!
"
须臾间,但见陈瑀风尘仆仆踏入厅中。
陈温见他神色从容,心中大定,笑问:"
事成了?"
陈瑀捻须微笑,躬身答道:"
孙文台闻听扬州之事,当即喜不自胜,执意留某畅饮至天明,故迟归半日。
"
陈温抚掌大笑:"
先生真乃国士!
公路庸碌之辈,岂配得先生相助?"
话锋一转又问:"
现今可行事否?"
"
正当其时。
"
陈瑀目光微闪,"
孙文台有勇无谋,入城时伏弩射杀。
其部群龙无,必可一击而溃。
"
陈温听得眉开眼笑:"
妙计!
届时推说孙坚死于乱军,我等自然脱得干净。
"
他热切地望着陈瑀,暗自惋惜如此人才竟属他人帐下。
陈瑀表面谦逊,心底冷笑。
若非袁公路许以徐州刺史之职,他何须冒险来此?这老匹夫竟真当他是袁氏幕僚,当真可笑。
孙坚帐下的秦子若确实警觉过人!
若非自己反应机敏,前日恐已身陷险境!
幸好,看孙坚毫无察觉的模样!
看来扬州算是保住了!
陈瑀心中盘算着,抱拳说道:
"
既然使君平安无事,陈瑀便先行告退。
"
"
诸位安心等候孙将军便是。
"
陈温闻言,连忙摆手示意:
"
先生请自便。
"
陈瑀缓步离去,刚走出几步却听见身后传来询问:
"
先生,孙将军何时能到?"
"
不是明日,便是后日!
"
陈瑀头也不回地应答,身影渐行渐远时,嘴角泛起冷笑:
"
秦子若,不过尔尔!
"
同一时刻,赵云率领三千铁骑已列阵钟离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