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府库,断不资敌。”
“刘表却似离巢老雀,纵知巢倾仍频回——留兵不过自欺,徒令孙坚多批降卒耳!”
他猛然转身:
“大战当前,岂容妇人之仁?襄阳降旗早晚必立,届时方知荆州从无死士效死!”
李典按剑追问:
“依先生之见,我军北渡真能阻敌?”
“单凭吾等自然不足。”
戏忠指向江面:“然得刘表残部相助,便可成事。”
“若襄阳顷刻易帜,荆州降卒转眼即成敌军新锐。”
“而今北上据守,既为刘表续命,更为我军添筹!”
他突然压低声音:
“于文则将军的水师可准备妥当?”
“此番渡河成败,全系于此!”
"
先生此前下令之际,末将已传信于将军,令其在上游布设浮木铁锥阻截水军!
"
"
连日部署业已完成,渡河浮桥亦已架设妥当!
"
"
只需沿上游北进,便可借浮桥渡河!
"
"
甚好!
"
戏忠捻须颔:
"
幸有于禁将军在北岸策应,否则我军恐困死南岸!
"
李典闻言笑道:
"
多亏先生早作绸缪,若使末将与于将军分兵而行,此番怕是要被敌军截住去路!
"
"
秦鸣此等谋士,不可不防!
"
戏忠叹息着转向李典:
"
去禀报刺史大人,孙坚军北上在即,需尽快启程。
"
"
若延误时机,恐归途受阻!
"
"
末将明白!
"
李典领命疾步赶往刘表处。
此刻刘表正对蔡瑁、张允殷殷叮嘱:
"
德珪,此番北去,襄阳城防就托付与你了。
"
"
虽留守兵力不多,但只需坚守半月,待我于北岸整顿兵马,敌势自缓。
"
"
襄阳不失,我军便未失根基!
"
蔡瑁双目泛红抱拳道:
"
江陵失守皆因末将无能,致令敌军得立根基!
"
"
今次但有蔡瑁三寸气在,必不让襄阳有失!
"
"
过往不提也罢。
"
刘表摆手叹道:
"
军中暗藏奸细,江陵失守非战之过。
此次务必要用亲信把守要隘,谨防敌谍!
"
蔡瑁肃然应诺:
"
主公放心,末将定当死守城池!
"
"
善!
"
刘表正欲登车,忽见李典前来禀报:
"
禀使君,戏先生言兵马整备已毕,可即刻开拔。
"
刘表回望蔡瑁最后嘱托:
"
德珪,保重!
"
待其车驾离去,蒯越意味深长道:
"
德珪兄,这襄阳的安危,可全系于你一身了。
"
(严格按您要求进行刘表离去之际,蔡瑁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转身对张允及诸将道:"
诸位随我回城驻守!
"
众人齐声应诺,纷纷执礼入城。
长江之畔,丹阳章山渡口。
孙坚军正迎来后续部队。
只见江面舟楫相连,兵马络绎不绝开赴大营。
经年之后,孙坚麾下文武再度齐聚:
武将行列中,除潘璋统帅水师巡视沔水、董袭协防江陵外,黄忠新至,祖茂亦至;文臣方面,出使归来的鲁肃已返营帐。
一时间帐内济济多士。
甫一落座,祖茂便嚷道:"
主公此番定要让我出战!
听闻子龙他们屡立战功,末将实在心痒难耐!
"
说着眼巴巴望向孙坚:"
到底要打何处?"
众将闻言莞尔。
这些元老中,除秦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