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此雄师列阵,足与孙坚主力分庭抗礼!
"
"
其二:荆襄士族掣肘使君决策。
若挥军北上,彼辈必难随行,使君可挣脱桎梏,全力迎战孙坚!
"
"
其三:现下沔南直面孙坚兵锋,故遭围城之困。
若移师北岸,以大江为堑据险固守,当可阻遏敌军北上!
"
刘表捻须沉吟:"
然则"
"
若弃守襄阳,孙坚趁势夺取,岂非大半荆州尽落敌手?"
"
届时困守北岸,又有何意义?"
"
意义重大!
"
戏忠斩钉截铁道:
"
兵家决胜岂在寸土得失!
"
"
使君所忧,不过恐孙坚据荆襄立足。
"
"
然孙坚意在战决,而非徐徐图之。
"
"
其战略核心乃先歼我军主力,再取荆州疆土!
"
"
破此雷霆攻势,唯有摒弃分兵戍守之下策!
"
"
分散布防正予敌军逐个击破之机。
"
"
唯有集结全军于北岸,方能化被动为主动!
"
"
若敌分兵占城,则其势必散,我可伺机!
"
"
若敌不占城池全力北进,则荆州暂可无虞。
"
"
总而言之:北渡聚兵则荆州可保,甚至有望克复失地!
"
"
倘若困守孤城,非但襄阳难保,整个荆州终将沦陷!
"
“贵我两军虽为盟军,然此危急关头,我军唯有暂退一途。”
戏忠向刘表拱手道:
“进退之选,悉听尊便!”
“若执意不撤,忠只能引兵北上了。”
刘表闻言,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他沉声问道:
“若选择撤退,可有破敌之策?”
“有!”
戏忠正色道:
“秦鸣封锁江面,意在将我军困于南岸。”
“若能渡江北进,便可破其部署!”
“此人求胜心切,必会北上与我军对峙。”
“两军相持,全赖粮草供应。”
“襄阳粮草丰足,又有南阳支援,北岸补给无忧。”
“只要切断孙坚军的粮道,必能使其陷入劣势!”
刘表皱眉道:
“江陵存粮数十万石,除非尽数焚毁,否则如何能断其粮道?”
“另有良策!”
戏忠解释道:
“可遣人假扮孙坚军,在南岸劫掠百姓。”
“既能让民心背离,又可迫使孙坚消耗粮草安抚灾民。”
“如此双管齐下,必使其陷入粮荒!”
刘表勃然变色:
“岂能残害百姓!”
“我乃汉室宗亲,若行此,与董卓、黄巾何异?”
“此事万万不可!”
戏忠暗叹一声,拱手道:
“是在下失言,请使君见谅。”
他心知此计虽能拖住孙坚,但见刘表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言。
片刻沉默后,刘表沉声道:
“虽不采纳劫掠之策,但退兵北上之议,我准了。”
“具体部署,你且细细道来。”
“好!”
戏忠听罢再次行礼,随即将北渡计划及后续防御策略详细禀报刘表。
在戏忠谋划下,一道道军令飞传四方。
近乎停摆的荆州军政,此刻竟迸出最后的生机。
175章十万雄兵聚荆襄奇兵北上迎决战
沔水畔,襄阳城外。
戏忠与李典率部出城,刘表主力亦同步开拔。
城门前,留守文武列队相送,刘表正与蔡瑁殷殷话别。
远处军阵中,李典目睹此景低声道:
“先生,既已决意弃城,何苦留万余孤军在此?若敌大军压境,岂非徒增伤亡?”
戏忠凝望城南回道:
“此乃刘景升与明公本质之别。”
“若明公弃城,必先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