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袁术连忙搀扶起二人,"
你们都是难得的人才,是我不听良言与你们何干?你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日后大业还需仰仗二位,万万不可如此自责!
"
这番话倒确实自肺腑。
接连两次昏厥让他想通很多。
此番大败要原因就是未能平衡采纳两位谋士的建议,总是偏听一方。
若是当初能综合二人的建言,说不定早将秦鸣生擒活捉了。
想到此处,他简直悔恨交加。
但枭雄终究是枭雄。
这次苏醒后他明白,要想东山再起击败孙坚军,眼前这两位谋士的辅佐至关重要。
这才一醒来就极力安抚二人。
他的手段果然见效。
阎象与袁涣见主公这般作态,不由得心生敬佩——胜不骄败不馁,知错能改,这才是真正的明主!
袁涣当即表态:"
主公放心,我军主力尚在,虽损失些粮草不过小挫。
只要回到豫州,必能重振旗鼓!
"
"
不错!
"
阎象立即附和:"
曜卿说得对,此战未伤元气。
只要回去厉兵秣马,来日定能雪耻!
"
"
好!
好!
好!
"
袁术欣慰地连声道,"
得二位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
说着精神也为之一振:"
依二位之见,除撤军外还当有何举措?"
两位谋士闻言陷入沉思。
半晌后袁涣拱手道:"
当务之急有两件事:一是派大将断后防敌军追击;二是加快行军度。
我军粮草仅剩两日之需,必须两日内撤回豫州!
"
阎象立即补充:"
曜卿所言极是!
"
袁术先是点头,突然脸色骤变:"
你说什么?粮草只剩两日?这到底怎么回事?"
袁涣沉重地点头确认。
粮道受创,军心惶惶
"
主公明鉴,那秦鸣骤袭我军粮道,仓廪焚毁殆尽,仅存军粮不足万石。
"
"
虽得后方续运数千石,然杯水车薪,难支大军。
"
"
南阳粮队路途迢遥,虽已遣使催促,至今未见踪影。
"
袁术抚掌顿悟:"
既如此,撤尚可转圜!
"
阎象抢步进言:"
主公且慢!
须防那支游骑!
"
"
彼军两日未现,恐正埋伏于归途。
"
"
阎公慧眼!
"
袁术击节赞叹,"
险些误了大事!
"
见二人筹算周密,袁术喜形于色:"
得卿等辅佐,何愁霸业不成!
"
两谋士相视浅笑:"
主公过誉。
"
"
绝非虚言!
"
袁术郑重执鞭誓道:"
自今往后,凡卿等谏言,必当慎思笃行!
"
待二人退下整顿军务,袁术忽然病容尽褪,眼中精光乍现。
——原来破敌之策,尽在帷幄之中!
袁涣如利剑出鞘,善断敢谋;阎象似明镜高悬,料事如神。
二人合力,何惧秦鸣?
"
传令三军!
"
袁术霍然披甲,"
撤兵!
"
半日之间,连营尽收,只余旌旗猎猎。
袁术损兵折将后,率残部向汝南撤退。
临行前,他采纳袁涣提议,命张勋、雷簿率三万精兵殿后,又令乐就、梁刚守护两翼,防备骑兵偷袭。
这支队伍拖曳着冗长的队形缓缓西行。
然而袁术前脚刚走,程普、典韦、孙策、黄盖等人便随秦鸣率三万兵马从寿春城悄然出击。
他们始终与袁术军保持固定距离,既不冒进也不攻击,如同猎手盯紧猎物般耐心尾随。
此时寿春城外通往汝南的官道上,孙坚部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