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家大族疯狂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的情况极其严重。
原本东汉有近六千万人口,到三国归晋时却锐减到不足千万。
即使在相对稳定的蜀地,人口也从八百万骤降至不足百万。
直到晋朝统一后统计,才现蜀地突然多出几百万人。
这些被世家隐匿的人口,原本可以创造大量税收、供养军队。
看到秦鸣如此严肃,孙坚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出身贫寒的他感叹道:
"
子若说得太对了。
自从黄巾之乱以来,战事不断,这些世家不知收留了多少流民。
"
"
这些流民不上户籍,谁知道具体有多少!
"
他赶紧询问:
"
对于这个隐患,子若有什么解决之策?"
这时周瑜起身说道:
"
先生,这个策略讨论我是否需要回避?"
作为世家子弟,他知道自家也在被议之列。
“公瑾无需多礼,坐下说话!”
“此患虽看似严重,实则仍有之法。
推行之时,还需周氏一族全力相助。”
“公瑾且听,此计对你只有好处。”
“我明白了!”
周瑜闻言,重新落座。
待他坐定,秦鸣继续道:
“针对此患,本军师有三条对策!”
“其一,清丈田亩,核验人口。”
“如今我军已掌控四郡,原有官府的户籍田册俱在。”
“要之事,便是依照这些文书逐一核对田亩人口现状。”
“若有缺失,务必查明去向!”
“若系自然损耗,倒也罢了。
但若是被世家豪强侵吞,定要追究到底!”
“吞了多少,就得吐出多少。
若敢不还,便将其罪状公诸于世,拿这些世家开刀问斩!”
“此法甚妙!”
孙坚听罢,抚掌笑道:
“既能追回田产,又可清除一批目无法纪的世家大族!”
“先生高见,正当如此!”
孙策眼中寒光闪烁,沉声道:
“守法的世家自有活路,违法的就该杀无赦!”
唯有周瑜暗自苦笑。
他终于明师为何特意要他旁听。
这几句杀气腾腾的话背后,不知要掀起多少腥风血雨!
若世家配合便罢,若敢违抗,怕是要血流成河!
而他周氏一族,同样在清算之列!
想到此处,周瑜已打定主意:散会后立即修书家中,但凡有侵占田产者,必须即刻归还!
以秦鸣铁腕行事之风,若周氏不从,这把刀一个就要落在自家人头上!
虽心念电转,他仍当即表态:
“军师此计高妙,末将全力支持!”
“甚好!”
见周瑜应允,秦鸣含笑点头:
“连公瑾都无异议,可见此策可行。”
“除了一策外,这二条仍是对世家的约束之策!”
天下动荡,民不聊生,旧时课税之法已难再行!
"
我军需革新赋税之制!
"
此言一出,三人皆惊。
此乃又一惊天动地之举!
孙坚急问:
"
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秦鸣淡然一笑:
"
四字而已—地亩征税!
"
未待众人回应,他便正色道:
"
前朝以人丁收税,太平年间尚可,如今百姓流散,田地尽失!
"
"
若再征丁税,必使百姓沦为世族佃农,甚至卖身为奴!
"
"
世家得利,我军受损!
"
"
此非良策!
"
"
故我主张改以田亩计税!
"
"
有田者纳税,良田多征,薄田少征,荒田免征!
"
"
如此,无地流民可免赋税,世家纵有人丁,又岂能隐匿田亩?"
"
纵使其兼并土地,亦难损我军根基!
"
此策实为时势所迫。
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