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坚统率两万精锐向宛陵推进,军容整肃,旌旗猎猎,士气如虹。
孙坚与秦鸣并辔而行,在亲卫簇拥下听取前线传来的捷报。
捷报频传:
“禀主公!
赵云将军兵至泾县,守军五百未战即降!”
“赵云部昨日自泾县开拔,今日可抵宛陵!”
“北路大捷!
典韦、祖茂二将已克芜湖,正溯江而上!”
“急报!
北路军遭溧阳伏击,典韦将军阵斩敌将!”
孙坚抚掌朗笑:
“子若,丹阳防务竟如此空虚!”
“周昕此人当真疏于戒备!”
秦鸣捻须应道:
“此人笃信黄老,崇尚无为。
我大军陈兵江畔多日,稍具警觉者必严阵以待。
而今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足见其毫无防备。”
“妙极!”
孙坚把玩着佩剑穗络,忽而笑道:“天下若皆此等无为之人,何愁大业不成?”
秦鸣轻摇羽扇:
“治世或可为名士,乱世难保项上头。
适者生存,往后劲敌只会愈来愈强。”
孙坚剑眉微蹙:
“故此更要取扬州!
——子若以为周昕果真愿降?”
“必降。”
秦鸣斩钉截铁。
他忆及此人前科:袁术据淮南时,周昕竟敢怠慢,迫得吴景征讨。
此人更散兵归乡,甘为王朗部属,终被孙策所诛。
思及此,秦鸣成竹在胸:
“主公且宽心,三路大军已成合围之势。
依周昕性子,怕是闻风便逃!”
孙坚眼含精光:“哦?”
手中剑穗无风自动。
"
军师的判断从未出错,那就托您吉言了!
"
孙坚笑着应答,心中却不以为然。
周昕手握一郡数万兵马,怎会不战而逃?即便逃走也无处容身,不如投降做个富家翁。
"
报!
"
传令兵疾驰而来,"
主公,前方斥候回报,宛陵城门大开。
太守周昕已挂印离去,城内世家正在城外恭候,准备献城归降!
"
"
此话当真?"
孙坚瞳孔骤缩,"
周昕当真弃官而走?"
得到确认后,孙坚震惊地望向秦鸣:"
竟被子若全数料中!
"
说罢仰天长笑,此乃天授扬州!
未动兵戈周昕便仓惶出逃,实乃天赐丹阳!
宛陵城外,孙坚主力与赵云铁骑完成会师。
目睹跪迎的士族献上太守印信,众将方信周昕果真弃城。
"
刺史大人威震江东,那周昕昨日便携家眷细软逃离。
"
世家家主谄媚低语:"
若派兵追击,尚可擒获。
"
"
昨日才走?"
孙坚转向秦鸣征询意见。
秦鸣从容应答:"
主公不必赶尽杀绝。
周氏兄弟出身会稽,长兄周昕空谈误事,其弟周喁却颇有才干。
待我军制霸江东,正需周氏这等名门助力。
"
旁立的周瑜立即附和:"
军师高见。
周氏虽与属下不同宗,却是扬州望族,留之有大用。
"
"
周氏兄弟虽年纪轻轻便名声在外,虽治理郡县无甚建树,却与曹操、袁绍等豪强交情匪浅!
"
"
当年曹操起兵之际,周昕曾全力襄助。
"
"
若诛杀二人,恐会触怒曹操袁绍之流。
"
"
既然人已离去,不如就此作罢。
"
"
也罢!
我不过随口一问。
"
孙坚见秦鸣与周瑜先后劝阻,便打消了念头。
毕竟他与周家兄弟并无深仇大恨。
正与众人交谈时,忽见府主身后走出一员将领,向孙坚抱拳道:
"
末将陈纪,拜见使君!
"
孙坚含笑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