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用一战证明了才能,周瑜脸上却不见半分骄色,只规规矩矩向孙坚抱拳行礼,神色平静如常。
“哈哈哈……”
周瑜淡然,孙坚却难掩喜色,朗声笑道:
“好!
好!
难怪军师对你赞不绝口!”
“昨日这一仗,打得当真漂亮!”
说着离席上前,重重拍了拍周瑜肩头:
“果然是少年英才!”
“倒是伯父先前小瞧你了!”
孙坚向来如此,有错便认,从不文过饰非。
周瑜闻言连忙躬身:
“伯父折煞侄儿了!”
“瑜年少识浅,微末寸功岂敢当伯父盛赞?何况伯父身为主帅,思虑周全本是应当,这般说法真叫侄儿无地自容!”
“好小子!”
孙坚听得心中熨帖,颔道:
“胜不狂妄,败不气馁,确是栋梁之材!”
话锋一转,却又略显踌躇:
“只是公瑾,你不在我军中任职,此番立下大功,倒叫伯父不知该如何封赏了。”
“伯父容禀——”
周瑜见孙坚提及封赏,正色道:
“于私,侄儿与伯符情同手足,本不该讨赏;于公,伯父治军赏罚分明,侄儿又不敢推辞。
不如请伯父允我一事,权作赏赐可好?”
“但说无妨!”
孙坚爽快应道:
“只要伯父能办到,绝不推辞!”
周瑜撩袍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
“侄儿自幼熟读兵书,却苦于报国无门。
今伯父扬州起兵,正合侄儿夙愿。
恳请伯父准我入伍效命,纵为马前卒亦心甘情愿!”
说罢深深一拜:
“唯此一愿,再无他求!”
“你……这……”
孙坚听罢顿觉无奈又好笑。
经过这场战役,他本就对周瑜起了招揽之心。
谁知对方竟主动送上门来!
这哪是讨赏,分明是要给自己送一位难得的将才!
他强忍笑意道:
"
公瑾这般说,倒叫我为难了!
"
"
既如此,你入我军之事,我准了!
"
"
但赏赐不能免,军中职位随你挑选,无论将军还是属官,伯父都答应!
"
此言一出,帐内众人纷纷侧目。
这封赏着实不轻!
可见孙坚对周瑜极为看重。
众人目光齐聚周瑜,想看他如何抉择。
却见周瑜毫不犹豫道:
"
此战虽胜,却暴露诸多不足。
"
"
领兵尚且不足,只愿担任参军,随军师学习,为您出谋划策!
"
"
一来能与伯符相聚军师帐下。
"
"
二来也可同伯符继续向军师请教。
"
"
想当参军?"
孙坚闻言挑眉,没想到周瑜也想去秦鸣麾下?
他原想亲自栽培,但转念一想,交给秦鸣教导或许更好。
于是转头问道:
"
军师意下如何?"
"
公瑾想来便来吧。
"
秦鸣苦笑着应下。
先是王粲,再是孙策,如今周瑜也要来。
自己这儿倒是越来越热闹了!
不过孙策与王粲还好,周瑜天资非凡,他补了一句:
"
只怕我这粗浅学问要让公瑾失望了。
"
"
绝无可能!
"
周瑜见秦鸣答应,欣喜道:
"
能常受先生指点,正是我心所愿!
"
孙策听闻周瑜要来,兴奋地上前拉起他,二人热络交谈。
见众人欢喜,孙坚也颇为欣慰。
突然,帐外传来叫骂声:
"
周瑜小儿躲在哪里?放爷爷出来,有种与我一决高下!
"
孙坚脸色骤沉,厉声道:
"
何人在外喧哗!
"
亲兵入内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