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秦鸣见状眉头微蹙,上前问道:
"
子若来迟了,不知生何事?"
孙坚这才从沉思中抬头,强笑道:
"
子若来了,快请入座。
"
见众人如此反常,秦鸣落座后追问:
"
究竟是何变故?竟让主公这般忧心?"
话音未落,孙坚面色骤沉。
一旁祖茂连忙解释:
"
军师有所不知,那陆康的回信到了!
不仅拒绝会盟,还辱骂主公是乱臣贼子,声称誓不与我等为伍!
"
孙坚闻言冷笑:"
早知袁绍等人迂腐,却没料到天下还有这般老顽固!
"
秦鸣取过案上帛书细看,果然是陆康手笔。
通篇先论仁义道德,继而痛斥孙坚强取九江之举,字里行间竟将孙坚与董卓相提并论。
阅罢书信,秦鸣轻笑道:
"
不过是个迂腐老儒,何须为此动怒?"
(o62章霸王初试锋芒,铁壁陆季宁
众人正诧异于秦鸣的笑声,孙坚已迫不及待直起身子:"
军师有何高见?"
秦鸣剑眉一扬:"
还能怎样?战!
"
"
敢违抗者,杀无赦!
"
话音未落,眼中寒芒乍现。
孙策在一旁看得真切,心头突地一跳——平日温润如玉的军师,竟有如此凌厉的气魄!
厅内众人先是静默,继而击节叫好:
"
军师此言大善!
"
"
主公,请兵!
"
"
定要这老匹夫血债血偿!
"
孙坚却迟疑道:"
军师素来主张以德服人,这陆康虽出言不逊,终究顶着忠臣之名"
"
主公明鉴。
"
秦鸣轻摇羽扇,"
时移世易,岂可墨守成规?"
说着目光扫过诸将,停在桥蕤身上:"
桥将军以为如何?"
桥蕤霍然起身:"
主忧臣辱!
更兼军师已阐明大义,此战势在必行!
"
秦鸣含笑颔,又转向赵云:"
子龙之意?"
众将目光齐刷刷投来。
这常山虎将虽最重汉室纲常,此刻却同样抱拳:"
末将附议。
我等用兵非为私利,实为匡扶社稷。
"
只见秦鸣折扇"
唰"
地合拢:"
既如此——"
"
三军整备,兵庐江!
"
(本章完)
"
陆季宁明面上打着家国大义的旗号,实则坐拥一方,这种做法不过是狭隘之见,我军应当立即讨伐!
"
赵云这番言论让秦鸣暗自赞许,显然这位年轻将领已逐渐适应了孙坚麾下的氛围。
能主动为大局着想,这本身就是立场的体现。
依次询问过两位将领后,秦鸣转向孙坚笑道:"
主公明鉴,此战若成行,实乃顺应大义。
倘若错失良机,恐怕要背上因小失大的名声了。
"
孙坚闻言朗声笑道:"
照军师这么说,若按兵不动反倒成了本将军的过错?"
目光扫过士气高昂的众将,他微微颔:"
既然诸位都求战心切,此战确实可打。
不过——"
话锋一转,"
具体行军方略,诸位可有高见?"
此言刚落,众将不约而同回到席位,目光都悄悄转向秦鸣的方向。
方才讨论时个个慷慨激昂,但真到了制定战略的环节,这些武将都选择了沉默。
若真有运筹帷幄之能,当初也不会在长沙、豫州、洛阳之间来回辗转了。
见众人这般反应,秦鸣暗自摇头。
目光忽瞥见身后的孙策,当即说道:"
伯符可有良策?"
"
先生是在问我?"
孙策明显有些意外。
孙坚看出秦鸣有意考校,便沉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