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3 / 4)

挑:

“先生此言何意?”

秦鸣轻摇羽扇:

“主上还未参透刺史之位的玄机。”

“依某之见,不必分头征讨。

只需向五郡出檄文,宣告主上已就任扬州刺史。”

“令诸郡守前来述职。”

“来者即为归顺,不来者即是叛逆,届时挥师讨伐便是。”

“庐江郡距我最近。”

“若陆康应召而来,我军便可转向周昕。

若周昕亦至,则继续南进。”

“反之,若陆康抗命,便先取庐江,以儆效尤。”

“待平定庐江后,周昕若仍不从,再行征讨。”

“如此层层推进,未待战事终了,诸郡恐已望风归降。”

“这般安排,主上还需为攻伐对象犹豫不决吗?”

孙坚闻言豁然开朗。

确实。

身为刺史,自可号令诸郡。

顺者生,逆者亡!

“妙哉!

此计甚合吾意!”

孙坚朗声笑道:

“即刻传檄五郡,给这些人择路的机会!”

转头对王粲道:

“仲宣可记下了?”

“拟檄文,召诸郡守来寿春述职!”

王粲躬身应诺。

秦鸣继续进言:

“主上,除军务外,尚有两事亟待解决。”

孙坚正色道:

“还有何事?”

秦鸣竖起双指:

“当务之急,除经略扬州外,尚有两患。”

“其一,人才匮乏。”

“昔日讨董时期,军务繁重却条理分明。”

大业初定,九江新附,军政百务丛胫。

"

今我军虽据九江,然户籍未清,田亩未测,文武之才俱缺。

若止知征战,不谙治理,终非长久之计。

"

孙坚闻言蹙额:"

诚如卿言。

吾昔为郡守,皆系空降,亲信文吏甚寡。

"

转而又问:"

伯雅可有良策?"

秦鸣成竹在胸:"

臣有三策:其一,邀郡中世家子弟出仕。

既可暂解用人之急,又能安抚民心。

"

"

善!

此乃一箭双雕。

"

孙坚拊掌称叹。

"

其二,"

秦鸣续道,"

广贴求贤榜,不拘出身,唯才是举。

更可资遣商旅四方传扬,使天下英才悉知。

"

孙坚朗笑道:"

此计大妙!

纵耗万金亦在所不惜。

"

忽又追问:"

那三策?"

秦鸣含笑捋须:"

明日朝会议政时,容臣细禀。

"

("

三点要仰仗宗族之力。

"

"

孙氏在吴县曾是名门望族,亲族子弟众多,又与吴氏联姻,其中岂会没有可用之才?"

"

主公如今已有立足之地,不妨征召这些亲族子弟,委以官职,也能暂解燃眉之急。

"

在他看来,孙坚的宗族中人才济济。

与势单力孤的刘备不同,孙坚的弟弟孙静、族兄孙香、妻兄吴景都颇有才干。

除同辈外,子侄辈的孙贲、孙河等人也曾青史留名。

至于孙坚之子孙策,更是勇猛非常。

正值创业之际,若召来孙策,还能附带周瑜这等良才,岂不妙哉!

但秦谏言终究只是建议。

孙坚闻言却陷入沉默。

细细算来,他与儿女子侄已许久未见。

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先前忙于军务尚能压制,此刻被秦点破,顿时心潮翻涌。

孙坚苦涩一笑:"

常年征战在外,若非先生提醒,几乎忘却天伦之乐!

"

"

此策甚善,待议事后立即派人接他们过来!

"

说罢抬头问道:"

件难题已解,那二件呢?"

"

盗匪猖獗!

"

不待孙坚说完,秦已斩钉截铁道:"

这些山匪藏身丛林,不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铁马冰河肝胆照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反贼 大明补牙匠 被废三年后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