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骨香散 > 第9章 回归

第9章 回归(2 / 2)

细;郭维说上次去西北,掘出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骨骸,通过牙齿磨损还原了先民的饮食,让当地老乡都来看,说“骨头会说话”

“对了,”

毛三忽然想起什么,“省考古队打算明年搞个跨区合作,去晋豫交界挖一处宋墓,到时候请你去做骨骸鉴定,怎么样?”

郭维眼睛亮了,拍了拍他的胳膊:“好啊,这次我不跟你争年代,就听你的——但骨骸的事,你得听我的。”

两人都笑了,展厅里的游客换了一波又一波,兽金饰在灯光下,依旧亮得温暖,像十年前青龙村那个深夜,两人就着马灯看到的光。

第七十三幕:薪火递手,匠心传灯

豫东的汉墓遗址上,刚下过一场小雨,泥土湿润,空气中飘着青草的味。

毛三蹲在探方边,看着年轻队员小张拿着铁铲要往下挖,赶紧按住他的手:“慢着,用这个。”

他递过去一把竹片,竹片边缘被磨得光滑,“当年在青龙村,清理朱雀基座的云纹,我爹就教我用竹片——铁铲太硬,容易碰掉文物上的细痕,咱们挖的不是土,是老祖宗留下的话。”

小张红着脸,接过竹片,小心翼翼地刮开泥土,很快露出一块带花纹的砖:“毛队长,您看!

这砖上有字!”

毛三凑过去,眯着眼睛看,指尖轻轻拂过砖面:“是‘永元二年’,东汉的,这砖是墓道的铺地砖——你看砖缝里的泥,别用手抠,用小刷子刷,就像当年咱们刷神兽基座的淤泥那样。”

旁边的小队员们都围过来,听毛三讲青龙村的事:“那时候郭老师跟我争墓的年代,他说神兽基座有突厥纹,是唐代的,我偏说云纹是宋代的,后来打开主墓室,看到‘大唐故游击将军’的木门,我才知道错了——你们记着,考古不是逞能,是要跟着文物走,它说是什么年代,就是什么年代。”

而在北京国家博物馆的报告厅里,郭维站在讲台上,身后的屏幕上放着老陈的骨骸照片。

“这具骨骸,当年在青龙村的唐墓里现,股骨上有三角形凿痕,指缝里有黑风岭的矿粉,”

他指着照片上的细节,“通过这些,我们还原了他的身份——1959年黑风岭考察队的队员,被人杀害后,骨骸被藏进了唐墓。”

台下的学生们都屏住呼吸,有个扎马尾的姑娘举手:“郭老师,考古这么苦,还要面对这些难过的事,您为什么还坚持?”

郭维笑了,拿起桌上的小陶片——正是当年毛三送他的青龙村瓷片:“因为这些‘骨头’‘陶片’,都是历史的嘴。

老陈的骨骸告诉我们他遭遇了什么,青龙村的三彩马告诉我们唐代的工匠有多巧,我们把这些‘话’记下来,告诉后人,这就是传承。”

他顿了顿,看着学生们专注的眼睛,想起十年前在青龙村,齐军抱着父亲的旧工具,说“想知道他去哪了”

;想起毛三蹲在淤泥里,说“不能让文物白埋着”

“你们看这陶片,”

他举起瓷片,灯光照在上面,青釉泛着柔光,“它碎了,但上面的釉色还在;历史有时候也像碎陶片,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光捡起来,传下去。”

豫东的探方里,小张用小刷子刷净砖上的字,毛三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这砖要编号、拍照,记清楚它在墓道的位置——以后你带新人,也要教他们这么做。”

小张点头,眼里亮闪闪的。

北京的报告厅里,姑娘们围着郭维,问青龙村的故事,郭维拿出那张合影,指着上面沾着淤泥的两人:“下次有机会,带你们去青龙村看看,那里的石碑,那里的水库,都在讲着我们的故事。”

风从豫东吹到北京,带着泥土的香,带着文物的光——薪火递过来,又传下去,像青龙山的太阳,落了又升,永远亮着。

(第九章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他得血气运行图后,武术可无限提升 万人迷也要打工吗 吾家厨房有点田 她是男主的初恋[快穿] 等一颗星星 任务翻车他靠亲亲降低老婆黑化值 组织需要你这样的大佬 穿成倒霉蛋带全家锦衣玉食爽翻天 仙灵妖神记 凤凰大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