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幕:齐军的回忆
齐军自从那天和郭维聊过之后,心里就一直不踏实。
他总觉得那个脸上有疤的男人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天晚上,齐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想起了父亲——1958年修水库的时候,父亲突然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
母亲说父亲是失足落水了,但齐军一直不信,他总觉得父亲的失踪和水库底下的老坟有关。
突然,齐军的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1958年的夏天,他才八岁,跟着母亲去水库工地给父亲送午饭。
当时工地正在挖地基,他看到一个脸上有疤的男人和父亲在工地上说话,那个男人背着一个黑布包,神情很神秘。
他当时觉得那个男人很凶,就躲在母亲身后,不敢看他。
“难道是他?”
齐军猛地坐了起来,心里一阵激动。
那个脸上有疤的男人,和郭维描述的一模一样!
而且他背上的黑布包,也和郭维说的一样。
齐军再也睡不着了,他穿上衣服,跑到了考古队的帐篷外。
正好毛三和郭维还在帐篷里商量事情,听到外面的敲门声,毛三喊道:“谁啊?”
“是我,齐军。”
齐军的声音有些激动。
毛三和郭维对视了一眼,打开了帐篷门。
看到齐军一脸兴奋的样子,毛三问道:“齐军,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齐军喘着气说:“毛队长,郭同志,我想起那个脸上有疤的男人是谁了!
我小时候见过他,他和我父亲一起在水库工地上待过!”
毛三和郭维都吃了一惊。
郭维赶紧问道:“你仔细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况?”
齐军坐下来,慢慢回忆道:“那是1958年夏天,我跟着母亲去给父亲送午饭。
在工地上,我看到一个脸上有疤的男人和我父亲说话,那个男人背着一个黑布包,好像在和我父亲说什么秘密。
我当时觉得他很凶,就躲在母亲身后。
后来我父亲就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
毛三皱着眉:“你确定那个男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齐军点了点头:“肯定是他!
他脸上的疤很明显,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郭维沉思道:“这么说来,这个男人在1958年就来过青龙村,而且和你父亲有过接触。
你父亲的失踪,很可能和他有关。
而他去年秋天又来青龙村,问起湖底的老坟,说明他一直很关注这座唐墓。”
毛三接着说:“他把老陈的骨骸埋进唐墓,又和齐军父亲的失踪有关,这里面肯定有一个巨大的秘密。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才能查明所有的真相。”
齐军看着毛三和郭维,坚定地说:“毛队长,郭同志,我想加入你们的调查。
我一定要找到那个男人,查明我父亲失踪的真相!”
毛三看了看郭维,郭维点了点头。
毛三对对齐军说:“好,我们欢迎你加入。
但你要记住,调查工作很危险,你一定要听从我们的安排,不能擅自行动。”
齐军激动地说:“我知道了!
我一定听话!”
从那天起,齐军成了毛三和郭维的“编外队员”
。
他利用自己对青龙村的熟悉,帮助毛三和郭维打听那个脸上有疤的男人的下落。
同时,他也在努力回忆1958年的事情,希望能想起更多有用的线索。
而那个脸上有疤的男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再也没有在青龙村出现过。
但毛三、郭维和齐军都没有放弃,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找到那个男人,揭开所有的秘密。
第二十幕:暴雨前夕
进入七月,豫西的天气越来越闷热,像是一口密不透风的大蒸笼。
村民们都说,这是暴雨来临前的征兆。
考古队的掘工作还在继续。
毛三和郭维带领队员们,已经清理完了耳室,开始向主墓室推进。
主墓室的封门石很厚重,需要用撬棍和千斤顶才能打开。
队员们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工作着,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
齐军也在一旁帮忙,他拿着铁锹,清理封门石周围的淤泥。
虽然很累,但他心里充满了希望——只要打开主墓室,或许就能找到更多关于那个脸上有疤的男人和父亲失踪的线索。
刘权利每天都会来工地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乘之机。
他看到考古队一直在清理主墓室的封门石,心里很着急——他听说主墓室里有很多值钱的文物,如果考古队打开了主墓室,他就再也没有机会捞好处了。
这天,刘权利找到毛三,假惺惺地说:“毛队长,天气预报说最近有暴雨,你们还是先停一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