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七月的北京,暑气蒸腾,连晚风都带着黏腻的热意。
唐雅坐在出租屋的书桌前,指尖捏着一块边缘残缺的深色木片,眉头微蹙。
木片是顾晏辰从慕容氏古宅带出来的,表面刻着细密扭曲的纹路,摸起来带着一丝沁骨的凉,即使在闷热的房间里,也没被体温焐热。
她将木片凑到鼻尖,隐约闻到一缕极淡的异香,不是花香也不是草木香,带着点腐朽的甜,和之前几起案件中残留的骨毒素气息如出一辙。
这味道让她想起前几天顾晏辰提起的传闻——京郊燕清大学,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怪谈。
“还在琢磨?”
顾晏辰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买完晚饭回来,额角带着薄汗,手里拎着两个打包盒。
“燕清大学那边,今天又有人说听到骨节声了,还有个学生说,他昨晚在后巷看到白影飘过去,吓得直接跑回宿舍锁了门。”
唐雅抬眸,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她是业内有名的神探,尤其擅长破解各类灵异悬案,前十九卷里,从云南的骸骨到湘西的蛊毒,再到武汉长江的沉尸,那些带着骨毒素的诡异案件,最终都指向了百年轮回的“骨尸迷香”
和1947年北京古巷的那座祠堂。
而燕清大学的传闻,显然和这一切脱不了干系。
“燕清大学的背景,你查到了吗?”
唐雅放下木片,接过顾晏辰递来的饭盒,是她爱吃的糖醋排骨和清炒时蔬。
顾晏辰坐在她对面,打开自己的那份卤肉饭,一边吃一边说:“查了,这所大学建校于1947年,和你说的那座祠堂是同一时期。
最初的捐赠者是慕容氏的一个分支族人,叫慕容山。
而且有意思的是,学校的文科楼后巷,在建校前是一片乱葬岗,当年建校时,据说挖出来不少骸骨,后来都草草埋在了后山。”
1947年、慕容氏、骸骨……这几个关键词像针一样扎进唐雅的脑海,和她手里的木片、骨毒素的气息瞬间串联起来。
“那异香呢?有没有人提到闻到奇怪的味道?”
“有,”
顾晏辰点头,眼神变得凝重,“昨晚看到白影的那个学生,说当时闻到一股甜丝丝的味道,闻着让人头晕,还觉得浑身冷。
我对比了一下你之前记录的骨毒素特征,这味道完全吻合。”
唐雅放下筷子,食欲瞬间消失。
骨毒素的气息不会平白出现,除非有新的骸骨被唤醒,或者有人在进行与“骨尸迷香”
相关的仪式。
“现在就去学校。”
她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动作干脆利落。
顾晏辰早已习惯她的雷厉风行,立刻放下饭盒跟上:“要不要先联系校方?”
“不用,”
唐雅脚步不停,“先去后巷看看,人多了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夜里十点多,车子驶进燕清大学校园。
暑假期间,校园里很安静,路灯昏黄,将树木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个个扭曲的鬼影。
文科楼在后山脚下,周围植被茂密,晚风穿过树叶,出“沙沙”
的声响,夹杂着几声不知名的虫鸣,更显幽静。
后巷入口处拉着一道警戒线,上面挂着“施工维修,禁止入内”
的牌子,但看得出来,这警戒线已经挂了有些日子,边缘都有些白了。
唐雅弯腰钻了过去,顾晏辰紧随其后。
刚踏入后巷,一股刺骨的寒意就扑面而来,和巷外的暑气形成鲜明对比。
地面铺着老旧的石板,缝隙里长满了青苔,踩上去有些湿滑。
巷子两侧是斑驳的围墙,墙上爬满了藤蔓,藤蔓的影子在路灯下晃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暗中蠕动。
“你听。”
顾晏辰突然停下脚步,压低声音。
唐雅屏住呼吸,仔细聆听。
起初只有风声和虫鸣,但片刻后,一阵清晰的“咔哒、咔哒”
声从巷子深处传来,像是干燥的骨节在相互碰撞,节奏缓慢而诡异,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她顺着声音往前走,越往深处,寒意越重,那股甜腻的异香也越来越浓,和木片上的气息、骨毒素的味道完全重合。
走到巷子尽头,是一扇紧闭的铁门,铁门后就是传闻中废弃的钟楼,声音和香气,正是从铁门后飘出来的。
唐雅伸手推了推铁门,铁门纹丝不动,上面锈迹斑斑,锁孔里塞满了泥土和杂草。
她蹲下身,借着手机的光检查门锁,现锁芯并没有被破坏,反而像是常年未开启,彻底锈死了。
“这钟楼,多久没人进过了?”
唐雅问道。
“至少十年了,”
顾晏辰蹲在她身边,目光落在铁门上的花纹上,“我查资料时看到,十年前学校翻新过文科楼,之后钟楼就被封了,说是结构不安全。
但你看这门上的花纹——”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