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字,再去公安局找赵局长签字。
但你只是个信访复核,级别不够,所以我们不能给你。
我们是按规定办事,请你理解。
这是一个完美的“软钉子”
,也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李卫东偷偷觑着林渊的脸色,心里已经开始为这位年轻领导默哀了。
上任第一炮,就这么哑火了,还碰了一鼻子灰,这脸丢大了。
以后在纪委,怕是再也抬不起头了。
然而,林渊的反应,再次出了他的预料。
听完之后,林渊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恼怒或沮丧,反而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听到了一件意料之中的事。
他放下茶杯,从李卫东手里接过那份回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目光在那句“暂不满足调阅涉密卷宗的条件”
上停留了片刻。
然后,他笑了。
那是一种很轻松的笑,就像一个棋手,看到对手完全按照自己预想的棋路,走出了那一步棋。
他将这份回函小心地对折好,放进了自己那个上了锁的抽屉里,与邓毅那份血泪举报信,并排放在了一起。
“很好。”
林渊转过身,看着一脸茫然的李卫东,说出了两个字。
李卫东彻底懵了。
很好?这哪里好了?人家明摆着是在说:你算哪根葱,也配来查我们?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林书记,他们……他们这是不给啊!”
李卫东忍不住提醒道。
“我知道。”
林渊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李卫东完全无法理解的光芒,“我本来,就没指望他们会给。”
“那……那您这是?”
林渊没有回答他,而是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那栋高大肃穆的市公安局大楼方向,目光深邃。
他要的,从来就不是那份卷宗。
他要的,就是这份拒绝本身。
一份普通的、三年前就已定性的交通事故,纪委只是例行复核,公安局却如临大敌,搬出保密法,搬出内部条例,甚至不惜抬出政法委和局长来当挡箭牌。
这正常吗?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这份看似天衣无缝的回函,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心虚。
它就是第一块铁证。
证明那起车祸的背后,一定藏着见不得光的秘密。
林渊缓缓收回目光,心里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既然对方不让他从“交通意外”
这条路走,那他就换一条路。
一条对方绝对意想不到,也绝对无法拒绝的路。
他转头对李卫-东说道:“李科长,把昨天那个来访的、叫张翠花的农村妇女的联系方式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