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在我们准备立案的时候,接到上级指示,说这个单位正在申报一个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是全市的重点工程。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班子成员出了问题,项目肯定要黄。
这个损失,谁来承担?”
他看着林渊,问道:“林渊同志,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真正的试探,来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程序正义”
与“大局利益”
的冲突,也是纪委工作中,最常见也最考验人性的难题。
林渊没有立刻回答。
他能感觉到,孙明哲那+15的清廉值和那团“明哲保身”
的官气,正透过这番话,清晰地展现在他面前。
孙明哲的潜台词很明确:纪委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对与错,黑与白。
它是一门平衡的艺术,一门妥协的学问。
为了所谓的“大局”
,有时候,正义是需要让步的。
他这是在给林渊上课,也是在给他划定红线。
林渊迎着孙明哲的目光,平静地开口:“孙书记,如果是我,我会向市委主要领导如实汇报情况,并提出我的建议。”
“什么建议?”
孙明哲追问。
“我的建议是,案子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但同时,建议组织上立刻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先将涉案干部停职,紧急任命一位新的同志接替工作,确保重点项目的申报不受影响。”
林渊的回答不卑不亢,条理清晰,“查处腐败是为了保障展,而不是阻碍展。
二者,并不矛盾。”
孙明哲的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
他没想到,林渊会给出这样一个滴水不漏,且立场坚定的回答。
他没有陷入孙明哲预设的“二选一”
陷阱,而是提出了第三种解决方案。
这个回答,既坚持了原则,又顾全了“大局”
,让他根本无法反驳。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
黄德功那一直低着的头,似乎微微抬高了一寸。
而赵莉的眼中,则闪过一抹恼怒和不甘。
孙明哲沉默了。
他深深地看了林渊一眼,那和煦的笑容背后,终于透出了一丝冰冷的审视。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所有的铺垫和试探,都被这个年轻人轻易化解了。
想用“架空”
的方式困住他,恐怕是行不通了。
既然如此,那就换一种方式。
良久,孙明哲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灿烂起来,他甚至带头鼓起了掌。
“好!
说得好!”
他大声赞道,“林渊同志的这个回答,有水平,有担当!
看来,是我这个老头子思想僵化了,小看了你们年轻人的魄力啊!”
他放下手,一锤定音地说道:“既然林渊同志有这么强烈的意愿要到一线去锻炼,我们当然要支持!
你刚才说得对,要了解纪委的工作,就要从最基础、最前沿的地方开始。”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亲切”
,落在了林渊的脸上。
“这样吧,我们纪委,有一个部门,最能体现‘抓早抓小’,最能接触到人民群众,是我们所有案件线索的源头,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孙明哲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你就先去……分管信访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