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有些滑稽。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金钱和权位,其手段之恶毒,想象力之“丰富”
,简直已经越了正常人类的范畴。
他们不是官,不是商,他们是披着人皮的恶魔。
对付恶魔,就要用雷霆手段。
林渊关掉报告,将笔记本电脑合上。
房间里再次陷入黑暗,只有他的一双眼睛,在黑暗中亮得骇人。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大脑却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度飞运转。
直接把报告捅给媒体,引爆舆论?
不行。
舆论是双刃剑,能伤敌,亦能伤己。
对方势大,完全可以反咬一口,污蔑报告是伪造,是他林渊为了政治目的恶意构陷。
到那时,一场严肃的刑事案件,就会被搅成一地鸡毛的口水战,真正的主犯,反而能趁乱脱身。
交给江城市纪委?
更是笑话。
让陈光的下属去查陈光,无异于请黄鼠狼去看鸡窝。
他现在手里的,是核武器。
核武器不能用来当鞭炮放,听个响。
它必须精准地投送到敌人的指挥部,一击之下,让整个敌方阵营灰飞烟灭,连一丝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这封举报信,必须越过江城,直接递到省里。
而且,不能只递给一个部门。
林渊的脑海中,浮现出省政府的组织架构图。
省环保厅,管污染,有执法的权力。
省纪委,管干部,有查人的权力。
一份举报,同时送往两个互不隶属、职能交叉的最高省级机关。
环保厅接到举报,看到里面涉及重大腐败,不敢不向纪委通报;纪委接到举报,看到里面涉及骇人听闻的环境犯罪,更不可能坐视不理。
这就像两把钥匙,必须同时插入,才能打开这把锁死青阳县的罪恶枷锁。
打定主意,林渊再无半分犹豫。
他重新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没有急着写控诉的文字,而是先将所有的证据,分门别类,整理得清清楚楚。
第一部分:核心证据。
国科环境检测中心的权威报告全文,附上他自己拍摄的、工厂直排剧毒废水的视频。
这是“铁证”
。
第二部分:利益链条。
他绘制的宏业化工厂与江海投资的股权穿透图,陈斌的履历变化,以及陈光与此事的关联分析。
这是“脉络”
。
第三部分:受害者情况。
村民们的病情照片,医院的诊断书,以及父亲那本记录着工厂三年多排污历史的笔记本扫描件。
这是“人证”
。
第四部分:地方保护伞。
县环保局那份“合格”
报告,以及环境监察车在排污口“巡逻”
的视频截图。
这是“帮凶”
。
所有材料整理完毕,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证据确凿的完美闭环。
最后,他才开始写那封举报信的正文。
他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描述村民的苦难,也没有用愤怒的词句去控诉罪犯的恶行。
通篇文字,冷静、客观、克制,像一个外科医生在解剖一具尸体。
“致省纪委、省环保厅各位领导:”
“我叫林渊,现任江城市档案局副局长。
今以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及国家干部的双重身份,实名举报青阳县宏业化工厂长期、恶意、标排放剧毒污染物,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涉及江城市部分领导干部的严重渎职与腐败问题……”
他将自己的身份放在了最前面。
一个在职的、前途光明的市直单位负责人,用自己的政治生命做抵押,来进行实名举报。
这封信的分量,瞬间就与那些匿名的、道听途说的举报信,划开了天壤之别。
这是一种阳谋。
我把我自己,也当成了筹码,压上了赌桌。
陈光,你敢不敢跟?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渊通读三遍,确认没有任何疏漏。
他将所有文件打印出来,厚厚的一沓,足有上百页。
他又买来两个一模一样的大号牛皮纸信封,将材料一分为二,分别装好。
做完这一切,窗外的天色已经再次暗淡下来。
他没有叫外卖,也感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