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 第199章 华语科幻,从现在开始

第199章 华语科幻,从现在开始(1 / 2)

“我最近还真有个想法……”

张一谋兴致冲冲说起自已想拍一部融合悬疑、喜剧和武侠元素的电影。

方元有些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

果然,张导还是那个张导,没有一丝丝改变。

《三枪拍案惊奇》这部影片,其实改编自经典黑色电影《血迷宫》。

简单来说,张一谋想将西方黑色电影本土化,故事背景搬到华夏古代。

嗯,跟冯裤子的《夜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方元印象里,《三枪拍案惊奇》很烂。

烂到不愿回忆的那种地步。

感觉会污染自已的大脑。

所以……

“张导,你有考虑过科幻吗?”方元忽然开口道。

“科幻?”张一谋愣住了。

科幻电影在全球或许算得上主流。

但在老家,压根没人会考虑。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市场,而是从业者。

甚至于,要是换个人说起华语科幻,张一谋绝对会当成笑话。

你连走都不会,就想着跑了?

但,提起这事的人是方元。

张一谋感到很意外:“方导,你怎么想起科幻电影了?”

在他的印象里,方元和科幻题材向来没什么关联。

方元涉及最多的,往往是恐怖片、动作片。

科幻片……

八竿子打不着吧?

“科幻是未来。”方元强调道,“这是全世界观众都能听懂的文化语言,华语电影想要走向世界,科幻题材必不可少。”

虽说华语古装大片,能够充分体现华夏文化底蕴。

但科幻同样不差。

不仅仅有文化底蕴,还能体现未来。

“可……”张一谋面露为难之色。

他很清楚,方元是想让他来执导一部华语科幻电影。

估计在奥运结束之后。

不过,暂且不说国内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

就算真的做出来一部华语科幻,能在全球市场打赢好莱坞大片吗?

“投资太多,可能会出现亏损吧……”张一谋试探性问道。

方元摇摇头:“张导,你想太多了,我没打算直接从大片入手。”

“?”张一谋有些摸不着头脑。

科幻片,不就是大片吗?

方元看出了他的不解,解释道:“我打算制作的华语科幻,来自大刘老师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罹患绝症的老师在临终之际,要求懵懂的乡村孩子们背下他们不能理解的牛顿力学三定律,而在这现实主义色彩高度饱和的一幕之后,故事忽然跃向了星际战争……”

很快,张一谋听得有些入迷。

他平时也看小说,但看的都是偏向现实主义那种。

比如《活着》、《妻妾成群》、《万家诉讼》等等……

而他往往喜欢将自已看过的小说,改编成电影。

像是《妻妾成群》,就是改编成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威尼斯银狮奖。

《万家诉讼》改编成《秋菊打官司》,获得威尼斯金狮奖。

除此之外,张一谋还有很多电影,都是来源于小说改编。

不过,方元此刻给他讲的这部《乡村教师》,他还真没看过。

简单论述了一下小说剧情,方元继续道:“《乡村教师》算是软科幻与硬科幻的混合体,不过叙事上还是以软科幻的框架为主,我觉得这个故事的主题很适合由你来操刀。”

很多人其实不太能理解软科幻和硬科幻的区别。

其实这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也不是黑白分明。

很多科幻作品,往往都会体现出软硬二象性。

硬科幻,常常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硬科学”为基础,强调技术细节的合理性和科学逻辑的严密性。

故事通常围绕科技发明或科学猜想展开,情节推进依赖技术本身。

软科幻,则是侧重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科技设定常作为背景或隐喻工具,而非故事核心,科学细节可能简化或模糊处理。

一般来说,软科幻都比较关注人性、伦理或社会问题,比如《沙丘》通过封建星际社会探讨权力与生态。

还有《星球大战》这样的太空歌剧,也属于软科幻。

甚至《盗梦空间》、《降临》,同样是软科幻。

但你要说,软科幻中完全没有硬科幻吗?硬科幻中完全没有软科幻吗?

那是不可能的。

比如《黑客帝国》,既有赛博朋克技术细节,又探讨虚拟与现实哲学。

科幻的核心其实是,硬科幻“以科为骨”,软科幻“以幻

最新小说: 村姐 废土霍格沃茨:从交界地来的女巫 恶毒女修娇又软,反派大佬顶不住 年代:缺德反派们长命百岁了 退!假千金的道侣们赖上真千金了 西游:从虎先锋开始 唐仙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天命反派,我的妻子是未来魔尊 橘猫主神的铲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