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技术的学习。
我会让蜂医和相关的技术教官给你开小灶。”
转变从此开始。
易普拉欣的训练日程生了巨大变化。
他依然会进行体能和格斗训练,但大量原本用于重复性打靶的时间,被无人机课程所取代。
起初并不顺利。
无人机操作系统的复杂性远步枪,各种参数、代码、飞行模式让他头晕眼花。
但他牢记露娜的话,将那股不服输的狠劲完全投入到了这个新领域。
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飞行和拍摄,而是沉迷于研究如何利用地形低空规避雷达、如何编写自动巡逻路线、如何最大化利用无人机的滞空时间和传感器、如何快识别和干扰敌方无人机信号。
蜂医成为了他的主要导师之一。
这位军医在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易普拉欣,看这里,”
蜂医在终端上画出复杂的信号流程图,“干扰的成功率不在于功率多大,而在于时机和频率的精准把握。
你要预判对方的操作模式……”
易普拉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令人惊讶的是,之前事倍功半的苦练堆叠,在这个新领域似乎突然找到了突破口。
他对技术的直觉、空间感以及那种在战场上磨练出的、对危险和机会的敏锐感知,与无人机操作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他操作无人机进行复杂机动时,仿佛那不是机器,而是他意志的延伸。
他能在极短时间内规划出最优侦察路径,能通过细微的图像异常现隐藏的目标,甚至开始尝试用简单的工具和代码对无人机进行硬件改装和软件优化,提升其特定性能!
这不再是痛苦的煎熬,而是一种近乎酣畅淋漓的创造和掌控!
仿佛真的打通了任督二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露娜密切关注着他的进步,眼中露出了罕见的满意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