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系统控制,效率高得惊人。
基地一侧是巨大的外骨骼与载具维护区。
数十个泛着冷光的开放式维修平台呈矩阵排列。
此刻,几台受损程度不同的外骨骼被机械臂固定在平台上,如同接受手术的巨人。
高精度的多轴机械臂在ai引导下,闪烁着激光焊枪的蓝光或切割工具的火花,精准地更换着受损的装甲板,修复着复杂的内部线路,或者为关节注入特制的润滑冷却液。
旁边,几辆履带式无人运输平台(utv)和轮式装甲突击车(ifv)也在接受检修,工程师和技术军士通过全息投影界面监控着维修进度。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润滑油和金属加热后的特殊气味。
另一侧是模块化的野战保障单元。
巨大的净水设备出低沉的轰鸣,源源不断地将外部抽取的、可能被污染的水源净化成可饮用的清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各处。
食品加工单元内,全自动化的流水线正在将基础食材加工成高热量的单兵口粮或战地热食,包装封口机有节奏地运作着。
空气中飘散着新鲜面包和合成蛋白质加热后的混合气味。
旁边是3d打印工坊,设备正喷吐着炽热的材料,快制造着战场上急需的零件、工具,甚至是简易的防御构件。
基地中央控制室高悬于半空,由强化玻璃幕墙环绕。
内部巨大的弧形屏幕上,跳动着整个巴尔干战区的地图、实时敌我态势、后勤物资流动数据链、气象信息、乃至每一台在外执行任务的gti装备的粗略状态反馈(位置、能量水平)。
身穿深蓝色gti技术制服的操作员在控制台前忙碌,指令声和系统提示音此起彼伏。
这里是整个基地、乃至战区gti力量运转的大脑。
在冰冷的钢铁与高效运转的机器之间,也有一片相对柔和的区域。
整齐排列的野战营房(内部有简单的床铺和储物柜),一个宽敞的、配备了长条桌椅的食堂区域,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体能恢复区,摆放着几台基础的健身器械。
虽然简朴,但在这战火纷飞之地,已是难得的安宁港湾。
此刻食堂里正飘出食物加热的香气,引人垂涎。
“怎么样?比你们上次来的时候,那临时搭建的野战营地强多了吧?”
赵将军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打破了队员们初见此地的震撼。
他负手而立,站在一处可以俯瞰整个维护矩阵的平台上,温和的目光扫过众人惊异的脸庞。
“难以置信……”
露娜低声感叹,她的技术官本能让她快评估着这套系统的效率和先进性,“立体仓储的调度算法、维护机械臂的精度……这完全是战役级后勤保障中枢的标准。”
“乖乖……这得花多少钱?”
骇爪咂舌,眼睛放光地盯着那些高穿梭的agv和中央控制室的巨大屏幕,“这网络带宽!
这数据处理能力!
将军,我能申请去控制室观摩学习吗?”
她搓着手,黑客之魂熊熊燃烧。
“钱?打赢了,才有钱搞建设。
搞好了建设,才能更有效率地打赢。”
赵将军笑了笑,语气温和,却道出了残酷的真理。
他话锋一转,神情变得认真起来:
“带你们看这个,一是让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的支撑点更稳固了。
二来……也是让你们心里有个数,接下来我们要啃的骨头,有多硬。”
他转过身,目光投向巨大屏幕上那幅巴尔干战区电子地图。
代表敌控区的刺目红色区域依然广阔,尤其是在西塞尔维亚一带,如同顽固的毒疮。
“你们在香港休假这段时间,”
赵将军的声音依旧温和,但内容却带着千钧之重,“前线……没有一刻是轻松的,我也是。”
他抬手,指向地图上几个关键节点。
“哈夫克在这里的根基,比我们预想的更深,也更疯狂。
第14装甲集团军,那是块硬骨头,配属的244旅、245旅是他们的王牌外骨骼机兵,装备精良,战斗意志极其顽强。
还有他们的第1oo、76o、1o66智能化歼击旅……这些部队的核心,是接受了深度义体改造和脑控芯片植入的‘强化士兵’,还有全智能化无人机械,完全漠视生死,战术刁钻,给我们造成了巨大伤亡。”
赵将军的手指划过屏幕,落在萨拉热窝和科索沃省的位置,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