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锦舟心中纳闷,香港的来信,这能是谁呢?自已也不认识香港的人呀?
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四合院的原主人杨永昌。
难道杨永昌真听了自已的话去香港定居了?
那他给自已写信干什么?
难道这是要回来?
带着满心的疑惑,江锦舟打开院门回到家里。
也顾不上其他,第一时间撕开信封拿出信看起来。
目光先落在最后的落款上,苍劲有力的三个字:杨永昌。
好家伙还真让他猜对了。
他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原来杨永昌当时本来打算去美国的,到达香港的时候,见到以前的生意伙伴郑坤,郑坤也劝他留在香港定居。
杨永昌想来想去听从了郑坤的意见,毕竟香港还是华人最多,让他有一种归属感,而且离内地也近,杨永昌还想着有一天能落叶归根。
于是他就在香港定了居,在这两年做生意倒也顺风顺水,又攒起来偌大的家业。
去年改革开放以后,内地向海外同胞张开了怀抱,欢迎他们来内地投资。
经过一年的观察,杨永昌决定回国,这里是他的根,再过一段时间他会随香港的一个考察团先到广州考察,等考察完还要回北京看看。
这次来信他是为了感谢江锦舟当年给他的建议,不过主要原因,江锦舟也看出来了,杨永昌话里话外还想把四合院买回去。
对江锦舟这还真是个好消息,他一直以杨永昌的名义说货源,这下好了,杨永昌如果回北京,大家都知道他真的有香港关系,那他以后的好多事办起来就方便很多了。
至于四合院他是不准备卖的,他还准备再买几套呢。
说起四合院,江锦舟心里不禁骂起唐鹏,这家伙太不靠谱了,这都多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消息。
不行今天得问问他,江锦舟觉得唐鹏就是属核桃的,必须砸着吃。
给杨永昌回信,还是算了吧,给香港去一封信不知要多麻烦,还是等他来北京见面再说吧。
江锦舟把信收起来,开始准备饭菜,菜比较好准备,没过长时间,他就准备了十个菜,反正储物袋里什么都有,把包装一拆,用刀一切,谁也看不出来。
饭就麻烦了,最后他决定去国营饭店买馒头,到时候一热就可以。
他把家里超时代的东西都收进储物袋。
然后骑车出了家门,先到供销社买了十几瓶北冰洋汽水,白酒家里有,又到饭店买了二十个馒头,都是大小伙子,饭量一个比一个大,还是多准备一些吧。
等他骑车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大门口站满了人。
不光唐鹏他们来了,王爱国和田芳芳也来了,就连艾雪都来了。
这家伙这是要吃大户的节奏啊!
看到江锦舟回来,所有人都迎上来。
唐鹏叫道:“五哥,你这是去哪里了?把客人锁在门外,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江锦舟从自行车上下来,没好气的说道:“你的眼长到头顶上了吗,不看我车子上带的是什么,还不快提进去?”
说完对艾雪和田芳芳笑着说道:“欢迎两位美女来我家做客。”
艾雪比田芳芳和江锦舟熟,所以说话也比较大胆:“五哥,给你添麻烦了。”
田芳芳也笑着和江锦舟点点头。
还是寇文和孟刚比较实在,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大西瓜。
一行人进了院子,唐鹏他们已经习惯了,艾雪和田芳芳第一次来,看什么都很新鲜。
尤其是田芳芳,她是农村来的,哪见过四合院这样的建筑。
田芳芳眼睛亮晶晶的,好奇地东张西望,嘴里还不停地发出惊叹声。
江锦舟笑着给她们介绍四合院的布局和历史,艾雪和田芳芳都听得津津有味。
大家走进屋里,江锦舟把买回来的东西一一摆放好。
唐鹏凑过来,笑嘻嘻地说:“五哥,你这准备还得挺丰盛。”
江锦舟没好气的说道:“这不是为了招待你们吗,你们先坐,我去把几个热菜给炒了。”
田芳芳站起来说道:“锦舟,要不我去炒吧,我会做饭。”
因为和王爱国的关系,田芳芳当然不能叫江锦舟五哥。
江锦舟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怎么能让客人干活呢,也没几个,很快的。”
然后对寇文说道:“还不去把西瓜切了,让大家尝尝。”
“好嘞!”寇文答应一声和孟刚麻溜地去切西瓜了。
江锦舟自已去厨房炒菜,王爱国要帮忙,被江锦舟推出去让他去陪田芳芳。
就两个女生,年龄也相仿,又都是大学生,所以艾雪和田芳芳很快就熟悉起来,两个叽叽喳喳聊个不停。
唐鹏和王爱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