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怕的是姚广孝此人的性情琢磨不定,此前连朱元璋都对他多有忌惮。
就算是有陆羽压制着,但若姚广孝真有了别的心思,对国家根本而言,也是极大的影响。
可如今,这和尚动了凡心、动了欲念,先不说成家立业、喜欢上一女子,陆羽必定要让他内心有所牵绊,最好生儿育女、五世同堂、家宅兴旺。
如此,就算姚广孝是疯魔一般的人,被这世间温情所束缚,便只能够乖乖地为这大明、为这实学之道发扬光大,发光发热了。
陆羽对姚广孝的背景早已熟知,对方虽是出家到天界寺当过和尚,可家中还有亲人,甚至姚家的许多亲人、他的兄弟姐妹,也早已从老家搬到了洛阳新都。
如今,虽未曾入朝当官,但也经营了不少生意。
这便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哪怕姚广孝未曾主动给予什么恩惠,但他这国子监祭酒、如今朝堂御史中丞,再加上实学官员的名头,便足以带给他姚家数之不尽的好处和恩惠了去。
陆羽面色坚毅,定要促成此事。
他离开了陆家,带着小鼻涕一起,不过陆羽吩咐小鼻涕的同时,也吩咐了府上的下人。
身为外院的大管家,如今陆家规模渐大,小鼻涕手中的权力也不小,怎么着也能管个上百号人,若是再加上家里的产业生意、那些铺子里的杂役,包括陆家商行之类的人,那就更多了,上千人也挡不住。
所以,陆羽和小鼻涕两人前脚刚走没多久,府上的下人便窃窃私语起来,风声很快传到了府上真正大管家的耳朵里。
大管家不敢隐瞒,赶忙将此事告知了府上的当家大娘子徐妙云。
徐妙云得知老爷竟也管起了这后宅牵线的事,听完之后睫毛微颤,俏脸上流转出缕缕笑意。
“原来是为了姚大人。”
徐妙云放下了方才的那点顾虑,满朝皆知。
陆羽这实学圣贤跟另一位“圣贤”姚广孝之间的关系,双方互为知己,乃是生平至交,甚至在实学一道,更是被诸多实学学子还有一众官员奉为典范。
已然成了圣贤之学里的“孔孟二圣”。
同样的传承,同样的理念,这是让所有人都极为期盼的。
所以徐妙云对于陆羽为姚广孝的事忙前忙后,也并未多想,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只是此刻徐妙云知晓了此事,内心终究还是有些起伏:这位姚大人究竟喜欢上了怎样的女子?
官宦家的?
武将勋贵家的?
还是皇家的?
姚广孝如今年纪不算大。
虽也将近四十左右,但对方的才华学识、为人秉性,虽是比不上陆羽对待女子那般体贴,却也是大明洪武一朝一等一的大好男儿了,再加上对方还未娶妻,更是不知多少人眼中的香饽饽。
“哎,姚大人要娶妻了?”
这消息既能传到陆羽的耳朵里,可见在督察院之内,明面虽无人商谈,但私底下不少人早已得知。
随后更是从督察院传出,传到了三司衙门,传到了大理寺、太常寺,还传到了洛阳新都之内不少的世家以及武将勋贵的国公府宅。
陆家的女子本就多,且都是大明一等一的国公勋贵世家之人,余下的要么是没合适的人,要么便是未曾竞争过。
原本他们不抱希望,如今却又杀出来一个姚广孝。
这么一个上天送来的好姑爷。
“姚大人不是已然出家了吗?虽说入朝为官,但从未听闻他有成家之意。”
“此一时彼一时嘛。传言礼部尚书、户部右侍郎、刑部侍郎黄观、马君泽几位大人,可都前去督察院了,甚至传言还把先生都请到了督察院,专门确认此事。”
“我的个乖奶奶,这位姚大人究竟是看中了哪家的女子?那女子可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有福气之人。”
而至于流言蜚语中说姚大人堂堂朝堂御史中丞,喜欢上一个区区平民女子,大多数人不过只是一笑而过,并未相信。
没见上一位圣贤陆羽。
他的当家大娘子娶的是何人?
那可是魏国公府的长女,其门第与昔日的先生相比,也算是分毫不差,哪怕到了今时今日,依旧能够与之匹配,不然陆家之内,宫里面好几位千金玉叶的公主之尊,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屈居于他的当家大娘子之下?
若真换成了一个平民女子,恐怕这家里面早就是后宅不宁了。
于是,一个个国公勋贵、世家大族,还有朝堂众臣,连浙东党派这边的人都准备出手。
诚意伯府里。
工部尚书刘琏听闻此事,同样迫不及待。
他入朝为官,虽说在工部,知晓钻研先生的实学之才如何惊天伟地、堪通鬼神,但也同样知晓姚广孝这